少人问津的合肥最佳景点――安徽省博物馆
标签:
安徽民居潘张玉良恐龙化石杂谈 |
分类: 国内旅行 |
2008年10月20日,来到合肥,参加第19届中国广告节,在合肥游览4天,有机会观瞻安徽省会城市。网上搜索和旅行社介绍的景点都去了,当看到安徽省博物馆时,虽然无人介绍和推荐,它的外表并不吸引人,还是决定去看看,这一看不得了,此行安徽合肥最佳去处就是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是不收门票的,比起那些收取门票的景点实在是强了许多。遂介绍别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去看看,才不虚安徽此行。
安徽省博物馆距市区的城隍庙不远,环境比较零乱噪杂。博物馆的院落显得空旷,高大粗壮的松柏树苍翠遒劲,博物馆的建筑是50年代的样式,进行过粉刷。经查安徽博物馆是1956年的建筑。从外表看,这座博物馆并不起眼。进去后,有了惊喜。
博物馆展出的五个部分都很吸引人。《徽州古建筑陈列》、《潘玉良作品展》、《安徽古生物陈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古瓷器展》。
《徽州古建筑陈列》分为几个部分:序厅、民宅、祠堂、牌坊、水口园林、建筑结构与雕刻艺术。详细介绍了徽派民居的特色和结构。此展曾获全国大奖。
《潘张玉良作品展》潘张玉良(1895——1977),江苏扬州人。旅居法国的著名女画家。她出生贫微,少时入青楼。时任芜湖海关监督的潘赞化将其赎出,接济她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并赴法国留学。潘玉良聪慧且学画矢志不渝,其作品,富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擅长油画,彩墨、素描也独具功力。还涉猎雕塑、版画创作。创立了“合中西为一冶”的独特风格,享誉画坛。潘玉良旅居法国四十余载,1977年病逝于巴黎。按其遗愿,四千余件作品运回故里“奉献国人”,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以一个外行的角度,看潘张玉良的画作,不好说是价值不凡,也是颇具特色。
《安徽古生物陈列》、陈列由中生代恐龙化石、新生代古生物、古人类、旧石器和活体恐龙三部分组成。以安徽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哺乳动物群为主线,展出各类化石标本100余件,其中巢湖鱼龙、鹦鹉嘴龙(骨架)、黄山恐龙蛋、潜山安徽龟、东方晓鼠、安徽娇齿兽、中间中国乳齿象、原黄狒、和县猿人化石及繁昌人字洞出土的石制器、骨制品等极为珍贵,是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良好基地。
《馆藏青铜器精品展》、安徽省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本省境内出土的青铜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阜南商墓、屯溪越族墓、皖西群舒墓、寿县蔡侯墓和寿县楚王墓出土的青铜器,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吴越器的精巧细腻,楚器的气势恢弘,蔡器的兼容并蓄,群舒器的清新别致,无不显现出相互交融的痕迹。
《馆藏瓷器精品展》从西周时期造型典雅的原始青瓷到清代釉色精美华丽的彩瓷,其中也不乏全国历代名窑的艺术精品。展览还着意选取了本省历史上著名的寿州窑、繁昌窑、萧窑等窑场的精美瓷器。
安徽博物馆陈列大楼刚进行过维修,2006年5月竣工,内部装饰和展览设计较好。据说位于新区的博物新馆已于2007年1月16日动工兴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