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 上卷 五微 注释
(2008-10-29 19:58:52)
标签:
文化国学诗歌诗词韵律声律启蒙注释杂谈 |
声律启蒙(注释)
蓝天/编辑
●五微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
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注释】
客路:指驿道、旅途。
渔矶(yú jī):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唐 戴叔伦《过故人陈羽山居》诗:“峯攒仙境丹霞上,水遶渔矶绿玉湾。” 清曹寅 《胡静夫先归白门即席同用依字》诗:“ 吴 船快于马,迟我坐渔矶。”
欹(qī):字面意思是歪斜、倾斜。通“倚”。斜倚,斜靠。
渔父:渔翁。捕鱼的老人。
莎(suō):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绿莎:此处的莎应是泛指草本植物,应是绿草如茵的意思。
宽对猛,是对非,服美对乘肥。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
桃灼灼,柳依依,绿暗对红稀。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
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注释】
乘:本动词,此处作名词解,指所乘之马。
玳瑁:龟鳖目海龟科的一种。又称十三鳞。
声对色,饱对饥,虎节对龙旗。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
尨也吠,燕于飞,荡荡对巍巍。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
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
【注释】
虎节:节,满族敲击体鸣乐器。俗称柳节、簸箕、柳条簸箕。因其通体涂以红或绿色,背部画有虎面像,故称虎节。
龙旗:即指绘制有龙的图案的旗帜。龙旗从周代就开始有了,到宋代龙旗已有12种之多,如黄龙旗、青龙旗等。龙旗的种类虽然比较多,但所有龙旗的图案大致相似,皆为青质黄阑,赤火焰间彩脚步,再绘上各种不同形态的龙的图象。
尨:多音字,音:lóng máng méng páng。
● 尨lóng 古同“龙”。
● 尨máng 多毛的狗。杂色:“衣之~服。”
● 尨méng〔~茸〕蓬乱的样子,如,“孤裘~~” ——《左传·僖公五年》。 尨茸也作“蒙茸”、“蒙戎”。
●
尨páng 古通“庞”,高大:“虎见之,~然大物也。”
出使振威冯奉世:冯奉世(?—前39年),西汉名将。冯奉世生逢西汉中后期,朝廷为了巩固对西域的统治,不断派出使臣和军队,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同时对叛乱者予以镇压、征服。冯奉世就是在出使西域过程中,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一举平定图谋与汉朝对抗的莎车国,使汉朝廷声威大振,其由此建功扬名。(详见本博客:历史人物冯奉世的故事)
治民异等尹翁归:尹翁归(公元前?-公元前62年),字子兄(音况),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是西汉时代一位干练而又廉洁的官吏。其在任内,清廉公正,法治严明,除暴安良,使社会秩序井然。(详见本博客:历史人物尹翁归的故事)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燕,通宴。宴饮;宴请。《诗•小雅•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郑玄笺:“用酒与贤者燕饮而乐也。”高亨注:“燕,通‘宴’。”棣棠,即棠棣的俗称。《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是一首申述兄弟应该互相友爱的诗。“常棣”也作“棠棣”。后常用以指兄弟。案:鄂不即萼柎,花萼与花蒂是也;韡韡(wěi)即光明美盛貌。孔颖达疏:“华、鄂相覆而光明,犹兄弟相顺而荣显。然则凡今时之人,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也。”后以此指喻兄弟同享美名,多就友爱、才华而言。
命伊将帅:联系上文 “燕我弟兄”中的“我”,此处的“伊”应理解为表示第三人称,相当于“她”、“他”、“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