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忽然发现,在这个生活多姿多彩,节奏快马加鞭的现代都市里,向往和渴望休闲生活的观念已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日益根深蒂固。无论在内容琳琅满目的网页电台,还是在容量膨胀惊人的报刊杂志,“休闲”两字真是耳熟能详。
所谓的“休闲”,不外乎是每天享受优哉悠哉,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比如说上班能天天开车,工作带手提电脑,闲瑕打高尔夫球,休息去上网唱K,旅游敢攀岩漂流,爱美便整容减肥。
此种“休闲”看上去光光鲜鲜。可在我看来却格格不入。有时候我在想,我是不是落伍了,为什么对如此令人艳羡的美伦美奂的生活毫不感冒,反而嗤之以鼻?
还记得那时还在学校做老师,因为怀孕不适而辞职,要在家暂时休息,做个安心养胎的好准妈妈。有个老师就用羡慕的眼光望着我说:“你在家不上班多好啊!要是我也象你一样不上班,一定天天逛街,疯狂购物,约朋友喝茶打麻将,有空就跑跑美容院,没事干脆睡大觉。”说完还自我陶醉一番,颇有孤芳自赏的意味。
我当时没吱声,因为心里很清楚的觉得我身上的哪一根神经极其敏感的强烈反对自己再继续和此人作无谓的辨驳。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吧。
也许这就是我的个性。直觉上不喜欢的东西就是不喜欢。不是我不认同她所描述的“休闲生活”,而是认为这“休闲生活”的背后似乎少了一点内在的,精神上的补充。
这就好比一个衣着亮丽,打扮时尚的时代女性,一出口就是满嘴脏话,一出手就是满地垃圾一样。无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
在我看来,这种“休闲生活”的指引不仅会影响现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严重波及到中小学生甚至是大学生的对“休闲生活”的正确认识。
有人在网上评论现在的中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我就说岂止是中学生。小到幼儿园,大到大学生都是让教师家长头痛欲裂的一大难题。现在的报纸隔三岔五的就有新闻报道哪家大学的学生跳楼自杀,哪家院校的尖子服毒身亡。
种种发人深省的事例在向人们表明;眼下这种高质量的“休闲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在得到这种“休闲生活”的同时又失去了什么?
据说,现在的大学生们开始意识到这种休闲生活所存在的危机了,于是纷纷集结成群,拉帮结派的跑到寺庙看热闹。不仅学习吃斋念佛,修心养性,还学习宗教禅机,人生哲理,真可谓“放松精神”与“休闲生活”两不误啊!
这种另类的休闲生活确实让人们眼前一亮。多读书,多学习。现代人不仅时尚前卫,而且也学会了有同情心,有上进心,有平常心。我想我们的“休闲生活”也就更休闲自在了。
前一篇:你相信“命里无时莫强求”吗
后一篇:偏袒给孩子尝到了可怕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