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扁鹊庙
扁鹊祠
扁鹊墓、扁鹊庙与伏道村
汤阴有个扁鹊墓,早有所闻。那里相传是战国时期名医扁鹊遇刺的地方,刺客为秦国太医李醯所派,伏于道旁,见巡游行医的扁鹊过来,便下了毒手。当地百姓遂“葬尸积冢,冢前立祠”,墓为扁鹊墓,祠为扁鹊庙,并把附近的村子称为伏道村。
汤阴扁鹊庙
西门
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我驱车来到伏道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询问街上的老乡,得知往南穿过汤濮铁路不远就到扁鹊墓了。继续前行,下午4点半左右,把车停在了扁鹊庙的西门旁。

汤阴扁鹊庙
广应殿

汤阴扁鹊庙
西配殿

汤阴扁鹊庙
东配殿
扁鹊庙的实际走向是座北朝南,由西向东分为三路。东路主要景观为扁鹊塑像,中路主要景观为扁鹊墓、扁鹊祠;西路主要景观为广应王殿,东西配殿、回春堂、古井亭。
汤阴扁鹊庙
广应王殿匾额
平时这里游客不是很多,也没见有人收门票。北侧建有一座大殿,气势雄伟。走进细观,门额上书四个大字“广应王殿”。我纳闷起来,扁鹊不是医生吗,何时成王了?后来得知,宋、元、明、清时期,朝廷先后加封扁鹊为神应王、广应王。扁鹊也是唯一被加封为王的古代名医。
汤阴扁鹊庙
广应王扁鹊
进得殿内,迎面是扁鹊彩塑坐像,男女侍童分列两侧。扁鹊头戴王冠、身着王服,慈眉善目,和颜悦色。
汤阴扁鹊庙 《拜师》(壁画)

汤阴扁鹊庙 《采药》(壁画)

汤阴扁鹊庙 《疑病》(壁画)

汤阴扁鹊庙 《按摩》(壁画)
殿内四周的墙壁皆为彩绘,画风简朴,色彩明亮,以民间绘画艺术手法展现了扁鹊拜师学医、救死扶伤、编著《难经》、遇刺伏道的生平简历。
汤阴扁鹊庙 《切脉》(壁画)
汤阴扁鹊庙 《求医》(壁画)
汤阴扁鹊庙 《拔牙》(壁画)
汤阴扁鹊庙 《密谋》(壁画)
扁鹊的真实姓名为秦越人,扁鹊只是秦越人的绰号。古时候有
“灵鹊兆喜”的说法。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因此,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便被当时的古人称为扁鹊。由于秦越人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便借用了黄帝时期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汤阴扁鹊庙 《开方》(壁画)
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他师从于长桑君,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总结前人经验,创立望、闻、问、切的四诊法。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他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赵国为“带下医”(妇科),至周国为“耳目痹医”(五官科),入秦国则为“小儿医”(儿科),医名甚著。后因医治秦武王病,被秦国太医令李醯妨忌杀害。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战国策.卷四秦二》里载有他的传记和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据《汉书.艺文志》载,扁鹊有著作《内经》和《外经》,但均已失佚。

汤阴扁鹊庙 《著书》(壁画)
相传《难经》为扁鹊所作。《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全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难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
汤阴扁鹊庙
古代名医皇甫谥

汤阴扁鹊庙
古代名医孙思邈

汤阴扁鹊庙
古代名医韩普济

汤阴扁鹊庙
古代名医雷太乙

汤阴扁鹊庙
古代名医刘守真
汤阴扁鹊庙
古代名医华佗
东西配殿供奉有中华古代十位名医。他们分别是:皇甫谥、孙思貌、韩普济、雷太乙、刘守真、华佗、葛洪、王叔和、淳于意、张仲景。
汤阴扁鹊庙
古代名医葛洪
汤阴扁鹊庙
古代名医王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