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景元
陈景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33
  • 关注人气:8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瓣网上的《兵马俑真相》书评

(2009-08-30 10:36:18)
标签:

人文/考古

秦俑

书评

转载

杂谈

分类: 秦陵、秦俑的是非之争

    大概花了2天左右的时间,才读完了《兵马俑真相》这一本书,紧接着又从若干个地方,了解到了些相关的背景,比如兵马俑出土的时代和背景,这本书出版过程的各种遭遇等等。网上也搜索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我非考古专家,不过总体感觉,这一本书还是具有较高可信度的,可能不是所有的论据,都靠的住或者说的通,但就几个基本的观点和论证来说,还是比较令人信服的。比如秦始皇陵的总体走向,兵马俑的服饰特点,关于里面兵器和器物的时代推测,我觉得都是不大容易被对方驳倒的。

 

    其实,要彻彻底底的考察清楚这些二千多年以前的事情,本身真的是很不容易的,在自己研究了好多年,突然发现自己因循的线索完全是错的,或者由于有了新的证据而不得不推翻原来的说法,这个我觉得都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不管是什么学院派也好,江湖派也好,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本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为什么这本书出的如此不易,为什么这些不同的声音在若干年里不是因为被专家权威驳倒而仅仅是被上级领导按下而不能为天下闻,这就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而更有意思的是,这种事情发生在今天,由于社会科学的思维状态,己经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所以发生这种类似的事情,不再是个别现象,用层出不穷来比喻是不过分的。由此想到中国的学术界,现在各色各样的专家学者比比皆是,每每有什么风吹草动搅得民心摇动或者引得媒体高潮,就会有所谓专家出来居高临下的给一个不容辩驳的点评,实际上,专家说的不见得是公理,只是因为他们有这个说话的金喇叭和背后的肉翅膀罢了,大家也心照不宣的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出来或者是什么人请他们出来的。

 

    而同时,学术造假,大专家忙着挣钱,小专家忙着当枪手。季羡林去世,突然发现不再有大家,解放以来的大师,不如战乱的三十年代,扼腕之余,会不会有人想到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多,鄙人不才,不敢说了然于胸,不过我可以说,其中一点,就是很多“学者”,“专家”既没有学术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又缺乏道德上的约束,前者体现在很多东西浅尝辄止,不思精进,后者更恶,为了一些政治上的正确,小集团的利益或者自己的即得荣誉利益,投机取巧,信口雌黄甚至黑白颠倒。

 

    在这种氛围下,不难想象为什么现在没有大师,而有了所谓的专家了;不难想象他们会利用所谓的权威,去不择手段的打击异己。反正还是那句话,话语权在他们手里,背后有光环灿烂的肉翅膀,真正的对与错,对他们而言也就不那么重要。同时专家的公信力,却在不断地下降,某一天,如果人们不再相信专家,如同不再相信官员一样,到那时中国也就没有学术了。但愿我们能认真的搞清兵马俑真相。陈景元是否会取胜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能重塑学术界的权威,清算学术界的污秽,这才是最重要的。

    文/几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