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住宅工作会议:手术刀还是中草药?
年愈不惑的人不会忘记那个特别的日子。
1998年3月25日,和着中外记者的掌声,朱鎔基总理朗声宣布,中国福利分房已经永远成为了历史。
与十年前那次会议不同,2007年8月24日,在国内楼价高歌猛进的背景下,全国住房工作会议刻意低调让人意外,似乎一个参禅的智者在回避舆论的喧扰。《六韬》说:圣人将动,必有愚色!而会议的规格之高更使人莫名的期待——国务院相关负责人和建设部部长共同主持,中央领导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主要参会人员除了建设部、发改委的负责人,还有央行、国土资源部、民政部、国税局、全国各省市的常务主管负责人和建委负责人。 所有这些,让人们完全有理由去猜想、预期。
2003年以来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明显已经失败,责难与惊叹声中疯狂表演的楼价成为无法抹杀的证据。再看看资本市场上地产类上市公司股价的野蛮走势,几乎没有一家公司的市盈率低于100倍,最高的甚至达到180多倍,地产类公司受到狂热的追捧,灼热的场面让人想起正在希腊肆虐的那场大火。
不论愿不愿意承认,政府不知不觉中已经坐到和开发商博弈的棋盘另一端。在过去的3年中,地产业经历了两轮调控,财税政策、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乃至行政手段轮番点杀,但是房价涨势依然,舆论压力陡现,棋局未见改观。国家发改委8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了7.5%。由此看来,虽然行棋的方向正确,但行棋的着点和子力配合不够精确。因为政策的重心始终放在稳定房价上,对低收入阶层的保障考虑的明显不够。当房价对金融货币的政策信号反应滞后时,来自庶民巨大的舆论压力使调控部门心浮气燥,应对的节奏和分寸失之自然。8月初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已经暗示了政府思路的改变。单纯抑制本来就有上涨理由的房价一方面违背追求效率的经济规律,另一方面也不能解决恪守公平的社会问题。其实,房价本来是市场的事,而保障是政府的事,他们之间是行政符号和市场符号的边境线,各有各的价值规律和游戏规则,不能用同一个杠杆来推动,就象不能让围棋和军棋混在一个赛场上进行一样.西方有句谚语: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现在政府把围棋盘上的营长连长们拿下来,放回军棋盘上,明智之极.
毫无疑问,此次全国住宅工作会议会把“保障”作为主题之一,但所有的开发商和每天拿着售楼广告观望的人都在猜想一个问题:面对升上去就不知回落的房产市场,这次政府回不会动用更加酷烈的调控手段,让房价遵重一点儿物理学基本原理,遵重一点儿万有引力定律!比如金融政策的改变,比如限制个人住房信贷……可以设想,那样的结果是整个房地产市场将被锋利的手术刀肢解,房价必会应声而落。但最先遭殃的一定是银行,因为开发商和银行已经被产业习惯高度捆绑,那样的话,城门火是救了,可谁为池里的鱼负责呢?如此手术胜算不大,风险不小,我们的亲人——政府部门会在持续高烧的楼市病历上签字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人有自己传统的智慧,得失利弊,先后缓急,还是舒筋理气,佐以汤药的方式更加可行。
只不过,希望药性不要过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