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愚眼一日】和铜陵人一起看少年派

(2012-12-13 11:04:47)
标签:

少年派

百姓解读

随笔乱语

杂谈

分类: 愚眼一日

 

    每次回家,小城都给予我惊喜,不是物理上的高楼大厦,而是精神上的兴旺发达。

我承认,在新加坡看《Life of PI》,是怀着一股朝圣的文艺情节走入的电影院,整个观影过程几乎寂静无声,除了放到有趣情节时听到黑暗中几声轻笑,散场了,人们表情或是凝重或是惊喜地作鸟兽散,挥之不去的思绪还在影院上空,盘旋。

今儿爸妈想起来要看电影,正逢华谊兄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特价场,于是抱着再次探索的心情再看看这部佳作,可是这回同伴们要热闹得多。耳旁乡音不绝于耳,有稚嫩的童音,有年轻人的嬉笑,我却并不觉聒噪,反倒觉得此情此景颇有生活趣味。比如看到派将淡水和食物放到木筏上面时,后排的一个小女孩儿清脆地说:“这样一会儿船翻了不就全没有了吗?”再一会儿,派训练老虎失败,周围又爆发出一阵婉转的笑声。

此情此景,让我快要忘记自己是在看一部“有深度”的文艺片,而是站在父老乡亲的人群里,看《白鹿原》里、《故乡》里、《大宅门》里的戏台。人们起劲儿地嚼着爆米花,不时相互交流着发表自己对于剧情的预测,简直亲切极了。

一部好的作品,应是老少咸宜,兼容雅俗,一个好剧本,总会引发不同的解读,尽可不必相互鄙夷。之前很多地方都在转载《李安的隐喻森林》的影评,第一遍看,觉得叹为观止。作者善用整体思维,表面上将不少情节都套入了他的假设,但实际上还是漏掉一些细节观察。最紧要的是,如果李安要拍一部恐怖片,何必要将它粉饰得如此美,如此纯洁?比起吃人的恐怖老虎,相信很多小朋友看完电影后反而喜欢上了大猫一样的理查德·帕克,美好远要比毛骨悚然更胜一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派卧虎藏龙。看部剧,图个乐子,管它是动物世界还是奇幻漂流。和铜陵老乡们一起看一部“大片”,很轻松,没有故作深沉的负担,也如同电影里的成年派说的那样:“发生就发生了,何必非要问为什么呢?”前段时间为了专栏写影评,体味到了不少框架下写作的烦恼,或许这就是生活,幻想者追寻上帝,理性者适者生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