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表弟才上小学二年级,已经像模像样地把“神马都是浮云!”天天挂在嘴边上,你问他“神马”是什么,狡黠的小毛孩儿笑而不语;而“浮云”又作何解,倒是连我这个做姐姐的也不知其所以然。
前些天的雅虎专题有一档叫“爱情的天空里飘满浮云”,从坐在宝马车里哭的马诺到公然把女儿浴室DV放到网上征婚的母亲,从政协委员强调“贞操是最好的嫁妆”到新一代征婚广告改革,再从大S攀上“富二代”到姚晨凌潇肃模范情侣的分手闹剧,作为旁观者的我不禁开始质疑,究竟是爱情的天空里有浮云,还是浮云的天空里仅存零星几点爱情?
每一个愤世嫉俗的怪阿姨内心里都藏着一个纯洁懵懂的小女孩。昨晚前任室友聚会,不知是巧合还是还是生活刻意讽刺,恰逢“三·八”这个不尴不尬的节日,围坐在唯一一个“有人照顾了”和“照顾她的他”身边的我们感觉自己活像三个孤单的八婆。为了打破窘迫气氛,我提议这对中新异国恋讲述爱情背后的故事。没想到,这一听就是一个小时,精神和生理上都受到不小触动的我回到寝室,正准备将这段廊桥遗梦式的恋爱讲述给室友听,站在电脑前练瑜伽的她头也不回地甩下一句:“现在找local(新加坡本地人)挺现实的啊,毕竟以后要在这儿住上至少十年。”一个“现在”,一个“现实”,顿时把我从琼瑶奶奶的镜花水月中拖向鲁迅的横眉冷对。躺在床上的时候我还在想,爱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身体里的纯情小女孩告诉我,两个人肯定是先相互有好感才会走到一起,其他的世俗因素只不过是被外界的流言蜚语强行附加,真正的感情只有恋爱中的双方才能切肤体验。于是我想到大S和汪小菲,梁洛施和李泽楷,一对是新成鸳鸯,一对是分手夫妻,他们到底是为了钱走到一起抑或穷途末路,还是因为感情浓淡分分合合?在传媒行业也游走一年有余,所见所闻总是让我对自己的主观判断失去信心,甚至于到后来我不再敢随意分析或者评论一件事情。也难怪,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物质架构越搭越高。而感情这种东西,无异于穿梭于这栋结构复杂的摩天大厦窗棂门隙间的一股风,当你对它的看法与定位还在原地徘徊的时候,它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游离渐远。
突然发现,从六岁早熟到十八岁的如今,我的爱情观也不断在扭转变形。曾经我以为,青春就那么一次,谈恋爱与结婚是天上地下的事情,所以男朋友一定要找帅的,至少满足精神需求;后来我渐渐认识到,原来男人的帅可以分很多种,其貌不扬但是才华横溢也是宝;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执拗地认为恋爱要像偶像剧一般你争我夺才带劲儿,不过真地踏上战场没一会就精疲力竭败下阵来;再后来我可能变乖了,明白“爱我的人”比“我爱的人”更加难能可贵,但是同时又矛盾地发现,感觉骗不了人,我还没有足够成熟到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过心里的门槛;而现在,我竟然迷惑了,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才好,十九岁的第三个生日愿望我预备好这样许:让我挣足够的钱然后孤老一生吧。所有生日愿望的第三个都是不能说的,在这里开诚布公,也算是豁达袒露自己有成为“圣斗士”的本事。
冷静下来的时候还是会想一想,如果真的“神马都是浮云”,我们是不是随之也丢下了一种叫做“信仰”的东西。诸如此类的感慨早有人发之,且编成段子影响SMS和网络;人类到底步入了万恶具备的黑铁时代还是在向着更崇高的价值理念出发,估计哲学家们也众说纷纭。不过,当爱情成为浮云,梦想成为浮云,甚至约定俗称的好坏界定也浮云一般地模糊不清,还有没有一团坚定的固体化合物可以让我们依靠,当脚步走过之后,还有没有不(是)水的东西可以留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