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白话译文:
勇於表现凶狠果敢的人,势将带来杀身之祸;
勇於表现不凶狠不果敢的人,才能存活起来。
这两者有利有害。
自然大道就是厌恶勇於果敢的人,这又有谁知道它的原因呢?
因此即使是圣人还是很难了解这道理。
自然大道不竞争而善於取胜,不说话而善於感应,
不召唤而自动到来,胸怀宽广而善於谋画,
上天所布下的天网虽是宽广的,稀稀疏疏,却丝毫没有漏失!
药方:
有人激你说「你敢吗?」,那就厚著脸皮告诉他,「我真的不敢」!
世间事有一自然的奥秘在,真的是疏而不漏,且宽宽心吧!
用命令的,不如用说的;用说的,不如用感应的!
「奥秘」不是让你去认知的,而是让你去体会的!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
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白话译文:
人民不畏惧死亡,奈何以死亡来威胁人民呢?
要是人民通常会畏惧死亡,而那些胡作非为的,
我就可以拘捕起来杀掉他们,这样又有谁敢为非作歹呢?
自然的经常之道一直有专门管理杀人任务的人去杀人。
那代替这专门管理杀人任务的人去杀人,这叫代替自然大匠去砍木头。
那代替自然大匠去砍木头的人,很少有说不伤害到自己的手的啊!
药方:
死亡的恐惧是一切恐惧根源,人民连死亡都不恐惧了,这世界就要变了!
若要去挞伐一个人,那就慢些吧!因为有一大自然的奥秘会展开他惩罚的
手段的!
能不动手,就不动手;因为自然大道有其好生之德。
让「畏惧」转成「敬畏」,再转而成为「敬意」,这岂不善哉!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白话译文:
人民之所以饥饿,乃因为居上位的统治者纵欲玩乐收税过多所致,因此人
民受了饥饿之苦。
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乃因为居上位的统治者太过於有为造作,因此人民
难以治理。
人民之所以不惧死亡(轻忽死亡),乃因为居上位的人纵欲玩乐,逼得人
民梃而走险,因此人民才会轻忽死亡。
那一些不把自己生命当生命来看待的人,比起那些纵欲玩乐,老以为自己
生命是最重要的人可要贤德的多!
药方:
「强将手下无弱兵」,这样的「强」不是强力之强,而是能自胜者强,能
够退到后头去的「强」。
「有为造作」所可能的成绩仍然是有限的,「无为自然」才能好自生长!
当属下已不把他们的生命当生命来爱护时,这团体早该散伙了!
「尊重」是一切领导者所要学习的最重要良方!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白话译文:
人活著时身体是柔软的,而死亡后身体反而是坚硬的。
草木万物活著时也是柔软的,而死亡后却是枯槁僵硬的。
由此看来,坚持己见,个性刚强的人往往属於「死亡之徒」,柔和温润的
人才是「生存之徒」。
因此,依赖强大军力,逞强好战,这难以取胜;
树木高大强壮则必遭砍伐,强大者反而居於下风劣势,柔弱者却可以处在
上风优势。
药方:
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
的好契机。
生命的原则是看内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
真正的强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婴儿一般!
死板板的,有什麼好;活生生的才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