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哪里?

(2008-11-06 22:04:27)
标签:

教学质量

教育

分类: 音乐乐章

     最近,系里又开了一次教务会,再次强调老师的责任心和教学质量问题。关于教学质量,想说,在近几年的大环境政策下的扩招驱使下(教育产业化),早已没有了以前的精英式教育,随之而来的是大众(爱好者)式的教育。老师在保证教学中尽心尽力教的情况下,还应是双方配合才会得来的教学成果,而非填鸭似的只有老师教而学生不用消化(练习)的单一过程。不然,谈何教学质量。

   

    在以前的声乐系,一个年级只有七、八个或十几个人,而现在是几百人。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只有把有些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刚毕业的留校老师来充当专业教师。我没有任何贬低刚留校老师水平的意思,专业好的自不必说了。但是,如果连自己都还唱不好或还没有搞清楚声乐教学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就担任大学里的声乐专业教学任务,能放心吗(严重提示:不是针对本校而是针对大环境哈)?但又能怎么样?

 

    其实,每个老师都是从无经验到有经验,直至后来越来越有经验。我是想说,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毕竟,教过十多年的中学生(考艺术特长生或考级,其水平并不比有些大学一、二年级的本科生差哈),积累了很多经验,再到大学后,自然就步入了更高层次的教学。相对于自己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是我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去做的一件喜欢的事情。前提是喜欢而非被迫的哈,当然就尽心尽力了。

 

    责任心。对于像孩子一样的学生,教他们就会很自然的想到自己的孩子。哪有不巴心巴肝的教呢?可是,现在的孩子不用功(只有极少数用功),连琴房都少进或根本不进,怎么办?那是用强硬手段都难逼进去的啊,即使你驶出万般手段教,他(她)根本不练,不去沉下来找声音感觉,怎么办?想想那真是白教啊。有时我真是气啊,气得火冒三丈(还得尽量压抑着),气啥?气这些孩子不珍惜时间;不珍惜爹娘的血汗钱(一年两万);还不珍惜不要钱的琴房。想想那会儿我在北京进修学习时,住在“军艺”招待所(76年闹地震保留下的‘地震棚’招待所,每天五角钱,托熟人介绍来的,不然哪能住进这么便宜的招待所啊,自费嘛,当然想越便宜越好噻),每天还像做贼似的偷偷溜进“军艺”学生的琴房练声。那时没有歌谱卖(五线谱的意大利歌曲、外国古典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哪像现在有买不完的歌谱,更没有复印机,每次作业都是带回老师的歌谱,再用手一个“豆芽瓣”一个“豆芽瓣”的抄,不是用钢笔,是当时市面上新出的海绵笔头,笔尖像毛笔一样,只是小很多,这样埋在昏暗的写字桌前,春夏秋冬......工整地抄了四本。眼睛,1.5的视力,就是那时抄谱子给毁了,落下了近视眼。

 

    可那会儿,一点不觉得苦或有埋怨哈。别人不在琴房了,我就去插空,虽然像做贼,但为了能摸到钢琴,能练声,脸皮就厚点吧。每天练3~4个小时(分两次),从不落下,一天没练声那才叫心慌啊。即使在周末,那也要练了声才出门。哪有不练的理由和自由?

   

    孩子们呐,我这样叫你们,是把你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你在挥霍时间或当你不在意时间时,时光老人已经提前带着你们的憾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时间,还会追回吗?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