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名仕杂志
名仕杂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49
  • 关注人气:4,0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仕对话崔卫平、徐晓第二波:别动不动就扯“尊严”

(2009-03-10 11:33:54)
标签:

人文

名仕

尊严

物质保障

徐晓

崔卫平

时尚

      别动不动就扯“尊严”

         —《名仕》对话崔卫平、徐晓第二波

      策划、执行/张璐  文/LL  服装编辑/彭有华  视觉编辑/胡庚亮  摄影/郭亮 

      化妆/小新  场地/扬择和铉

 

               名仕对话崔卫平、徐晓第二波:别动不动就扯“尊严”

《名仕》对话第二波别动不动就扯“尊严”

点题短语:所谓尊严
现场还原:“姿态僵硬”恐怕跟太在意尊严感有关。所以面对本可一笑而过的《馒头》,大导演发出“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的怒吼——嘉宾认为,尊严是人性中最靠里的一个东西,在某些事情上,它才会体现出来。为什么这么说?

崔卫平:我前两天关注奥巴马的就职演讲,他说,当穷人年老的时候,给他一所房子。可以思考一下,“尊严”这个词之于我们的生活,是怎么浮现的。或者说,我们该怎么触碰它。奥巴马说,人得有一定资产才能有尊严,如果没有房子、经济困难,谈及尊严就比较空泛。所以物质保障在里面,是一个比较基础的东西。我想起希腊某个哲学家所说,一个人如果想幸福的话,他必需有中等的物质保障。
《名仕》:这个“物质保障”让我联想到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在当今的社会上,年薪达到多少才能做到有尊严地生活、有尊严地退休?
徐晓:我觉得尊严实际上是不能用物质衡量的。一个特别贫穷的人或者是在非常不好境遇中的人,他也能活得很有尊严。
崔卫平:有尊严的安排并不直接等同于有尊严的生活,穷人也可以有尊严。你说月薪两三千算不算穷人?当然我们对“穷人”的概念有些分歧,我觉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应该算是赤贫,如果社会成员贫富相差太大,而且生活环境面对这种差距无动于衷,那么很多人的良心就会消失殆尽。
我看过徐晓写的《半世为人》,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尊严感,从她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里面都安排进了很多东西,我想请问徐晓的是,在你的生活里面,什么情景下你会遇到“尊严”这个词所代表的语境?
徐晓:一个病重的病人,瘦得皮包骨、疼痛无比、身上插着管子、也根本没法穿体面,但他可能因为自己顽强的生命力让旁人感受到属于生命的那份尊严;有的男人可能看起来很光鲜很有地位,但是却对弱者趾高气扬,不知道尊重别人,对强者巴巴结结,那不叫有尊严。所有具有伟大人格的人一定既懂得谦恭又懂得不卑不亢。
另外,“尊严”这个词还在不同的范畴使用,有个人的尊严,有集体的尊严,有民族的尊严。近年来,有一些发泄极端的情绪的人,经常标榜“为了我们国家的尊严”,而这种人的言论和行为往往非常没有理性。如果非要和“国家尊严”扯上的话,只能说,恰恰使我们的国家失去了而不是获得了尊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到“尊严”这个词的含义。
崔卫平:你刚才说的故事:病人虽然躺在床上,但他自身仍有尊严感。包括扔鞋的事情,它们传达出的共同点在于,当遇到伤害的时候,对尊严的需求感就会浮现出来。实际上就是说,这个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所以说“尊严”这个词本身传达的是一种稀有、昂贵的东西,我们不常用它,因为它太珍贵。如果口口声声把尊严放在嘴边,动不动就是“以国家、民族的名义捍卫尊严”,这恰恰是没有尊严的感觉。我觉得尊严是人性中最靠里的一个东西,在某些事情上,它才会体现出来。

《名仕》对话崔卫平、徐晓第一波:你体面的姿态僵硬吗?

《名仕》对话崔卫平、徐晓第二波:别动不动就扯“尊严”

《名仕》对话崔卫平、徐晓第三波:任何情况都请保持好你的形状

《名仕》对话崔卫平、徐晓第四波:体面需要吐故纳新所带来的柔软

 

———节选自《名仕》杂志2009年3月号——“对话”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名仕》2009年3月刊!

               名仕对话崔卫平、徐晓第二波:别动不动就扯“尊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