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渔讯归来——记著名艺术家翁承豪先生

(2006-06-24 14:33:29)
渔 讯 归 
——记著名艺术家翁承豪先生
当我步入省美术馆翁承豪先生的画室时,先生正在躬身作画。看到有人来,他放下手中的刻刀,直起身来,手伸到背后撕下一块膏药。我知道,版画是绘画中最苦的一个行当,没有一个好的身子骨,想创作出一批好的画来,是根本不可能的。
翁先生197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的国画专业,当了10年的美术教师,又在报社当了13年的美术编辑,直到97年才调至省美术馆,成了专业画家。说到调动工作,翁先生说,很有意思:人家都是调到一块儿、调团聚,只有我是调离别。调动工作时,很多人都是不理解:报社的美编不坐班,工作轻松,待遇高,干吗去当很苦的版画家?可是翁先生自有自己的追求。
翁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往事的回忆》,是专门讲自己怎么会从事版画这个专业的。内容十分有趣。南师大有个教授叫陆地,当年他搞了个版画班,在120名学生中挑选了14人,其中就有翁先生。可是翁先生却不顾老师的反对和伤感,硬要退出版画班,来到国画班。现在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那13个人,纷纷转行,干别的行业去了,惟有国画专业毕业的他,却在版画领域搞了二十多年。可见造化真是会捉弄人。
说起翁先生搞版画,应当讲是阴错阳差。科班毕业的翁先生经常被苏州地区文化局调去搞创作、办展览。这可是个美差:大家集中在一块,有吃有喝,还有补贴。毕竟功底扎实,翁先生对连环画、年画、宣传画、粉彩、国画,都有涉猎,搞起来得心应手。光是连环画,翁先生就搞过两本,须知名家都怕搞连环画。76年,省里在镇江搞个版画创作班,翁先生在那里学了一个月。79年,苏州地区在无锡梅村办版画创作班,因为翁先生在省里搞过,又被调去。一个月的时间里,翁先生认认真真创作,《常熟田》终于完成了。看看还有两天的时间,翁先生又找块板子,画画刻刻,十分的轻松随意,内容是自己非常熟悉的长江入海口的风光,然后印了二张。一张处理成蓝色的情调,一张处理成黄色的情调,名字就命名为《鱼汛归来》。
1979年真是翁承豪先生的大喜之年。他的年画、连环画、版画,共有五件作品入选省里的展览。那件后搞的或许可以说是十分随意又十分率性的《鱼汛归来》,竟然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可以说,就是这一张画鼓起了翁先生的版画热情,就是这一张画改变了翁先生的人生轨迹。
美术界的人士都知道:由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美展是最高层次的奖项。奥林匹克运动会四年一次,而全国美展每五年才办一次,诺大的江苏省版画方面的名额只有二个,可见入选之难。自79年翁先生的《鱼汛归来》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之后,他的《难忘的小路》、《阳澄湖畔》、《故乡》、《梦乡雪意》又先后入选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面临今年即将举办的第十届全国美展,翁先生也是雄心勃勃,争取继续进入。他的《珍珠湾》、《雪霁黄昏》、《步入丰年的大地》、《小村秋染》、《翁家浜》、《水乡情之三》入选全国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三届版画展览。他在国内外各种大赛中获得的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入选奖,装满了厚厚的两个大本子,究竟有多少,我没有数,但是我相信就是我省著名的老画家甚至国画大师中,能获得这么多奖项的恐怕也难找。人们说他是“得奖专业户”,只要从这个称号中,我们就可以初见端倪了。看来,始终耕耘不止的翁先生,还有更大的“鱼汛”在后面哩。
一个下午的采访,疲劳的时候,我的视线就越过翁先生的头部,看看对面墙的几幅画。中间是两幅水印版画,左右两侧各有两幅篇幅不大的山水国画。版画的内容都是江南的景致,充满着水气。虽然是版画,然而却有着丰富的层次,有远近、浓淡、疏密、向背的关系,有着一种十分祥和、宁静、抒情、隽永的意境。看了让人轻松、愉悦,尤其是那烟雨江南的水雾,仿佛伸手一抓,就能湿润着手心。右侧的两幅国画,轻描淡写,显示出淡、雅、静、寂的韵味。左侧的两幅国画,浓笔重彩,显示出厚、重、浓、烈的味道。几幅画,差别之大,很难让人想到是一个人所作。翁先生笑着说,确实有人这样问过我。不过,我认为一个艺术家,他的知识面应当是全面的。只要他的起点高,他就能触类旁通,别的方面也不会差。不管他搞传统的还是搞现代的,都应该搞得来,都应该很到位。我搞过年画、连环画、粉彩、宣传画,现在又搞版画,艺术是相通的。
我省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国画大师之一——吴国亭老先生对翁承豪十分欣赏,认为他的前途不可限量。南京艺术学院的张仲则教授说翁承豪是江苏省版画界第一个冒出来的人物。这些话确实有根有据,并非虚言。翁先生说,搞艺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不露痕迹地拿过来”。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自己就不会前进。看到别人的短处,自己就要努力避免,少走弯路。我想,这就是翁先生的成功所在。
最后,我又和翁先生谈到他的获奖作品: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全国美术展览》而创作的《鱼汛归来》。人家描写长江,都是用三峡来表现,而他独独用长江的入海口去表现。人家到长江的入海口看到的江水一线天,芒芒一片,而他却看到了四季不同的美景。一个高明的艺术家多么需要一个与众不同的眼光啊!
翁先生的作品在国内外屡屡获奖,并被一些大博物馆所收藏。作为省美术馆的专职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版画院副院长、省文化厅版画评审委副主任委员、《江苏美术50年》画册的编辑,翁承豪先生十分淡泊名利,一心只想创作出更多的好画来。真是:只愿耕耘,不问收获。让我们真正等到他鱼汛归来的日子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