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不是潘金莲》:用扯淡的态度 面对操蛋的人生

(2016-11-19 21:29:07)
标签:

冯小刚

我不是潘金莲

范冰冰

刘震云

扯淡

分类: 静观万象

《我不是潘金莲》:用扯淡的态度 <wbr>面对操蛋的人生



看完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对其叙述故事的娴熟自如,和冯氏幽默的老辣生动,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两个字:绝了!可以说,这部剧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相当大胆,却又恰到好处,不动声色却把一个扯淡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一本正经地把一些荒诞的人事刻画得入骨三分。影片中的官员是在一本正经地扯淡,而冯小刚,则是用他特有的冯氏幽默,一本正经地扯他们的淡,扯出一幅活生生的官场乃至人性的生态图景。虽然剧情看似荒诞离奇,但你看着却又是那么的真实可信,很多情境,因为感同身受,所以心领神会。这火候把握的,那叫一个精准。



对于冯小刚在这部剧中画幅的运用,众说纷纭,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为形式而形式,而是“有意味的形式”。一方一圆,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的理解,比如圆形画幅,你可以理解为聚焦,也可以当成是窥视,也可以看出是一个女人把一群官员搞得团团转。最耐人寻味的是,这圆,很中国。在这看似古典美的“中国圆”背后,又有多少苟且、龌龊与无奈?而那方,你可以看成印章,也可以看做大门,总之,是权力、规矩的象征,而李雪莲穿梭于这方圆之间,其实是见证了中国底层与上层社会的种种丑陋与不堪。而且,冯小刚其实是将这方圆画幅,当成了讲故事的一种手段,让剧情更加紧凑且富有张力,让观者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 


这部剧在叙事上的特点是,用荒诞引发荒诞,最后衍生的是荒诞滚雪球一样的野蛮生长。一个有些“轴”的女人,为了一些看似荒唐的理由,连续多年不停上访,居然让一层层官员如临大敌,陷入窘境,甚至被拉下马来,就像剧中马市长反思的:“各级政府官员其实都没有错,为什么事情却会发展到这种地步呢?”但其实真的没有错吗?我们来看看这个马市长,在之前谈到李雪莲上访时是怎么说的:“一个农村妇女跟北京产生了关系,那就不是普通的农村妇女”;“把我们的脸丢到全世界就是大事”,这就是这些官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所谓的大局和影响,远在民众个体的命运哀乐之上。虽然口中说的是“执政为民”,实际上却是“一心惟上”,群众之事,若无影响到“大局”,再大的也是小事,但只要领导重视,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其实马市长自己也明白,这问题的根子就是政府的各级官员,为了自己的帽子,不肯担当。他们的为官之道、待民之术,其实跟片中范伟饰演的那个果农的思路是一样的:只要不在我这棵树上吊死,你死不死就跟我没关系了。所以李雪莲会说:“牛说不让我告状,是怕我告不赢,你们不让我告状,是让我继续含冤。”其实,她早就看透了这群官员,不是将心比心,只是但求无过。



其实不惟当代,历来官员也大抵如此。清朝时曾国藩就曾上书咸丰帝,历陈其弊:“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日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日敷衍,日颟顸。退缩者,同官互推,不肯任怨,动辄请旨,不肯任咎是也。琐屑者,利析锥株,不顾大体,察及秋毫,不见舆薪是也。敷衍者,装头盖面,但计目前剑肉补疮,不问明日是也。颟顸者,外面完全,而中己溃烂,章奏粉饰,而语无归宿是也。”我们如今看来,与影片中的官员何其相似?正是在这种“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的思路引领下,这些官员们才会用或简单粗暴、或冷漠敷衍的态度,来治民理事。他们一个个一本正经、煞有介事地扯淡,最终扯出一个“官场怪圈”,梧桐树下,一地鸡毛。


看得出,冯小刚是真正读懂了刘震云的,他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这部小说时,就说其“是用幽默的方式写绝望”。在这从官到民层层编织的“无形之网”中,每个人可以说都是一个死结,每个人也都无从挣脱。就像影片中领导们看的那出京剧《三岔口》,我们摸着黑厮打,却根本看不清对手。


影片的结尾,用冯小刚的旁白道出,无论是经历了此事的官员,还是李雪莲本人,最后都将这件事当成了一个笑话来讲。这才是最深的绝望,用林语堂的话说:“一个幽默主义者往往也是一个失败主义者,常以调侃自己失败与尴尬的经历来自娱自乐的”,面对这荒唐世事,充满无力感的我们,也只能用扯淡的态度,来面对这操蛋的人生,罢了。


搜索微信关注本人公众号:静扯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