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职业病”:公务员伤肝 纳税人伤心

(2012-01-30 19:00:39)
标签:

第一职业病

公务员

酒精肝

开胸验肺

酱缸文化

杂谈

    南朝思想家范缜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人生譬如一树花,或坠茵席之上,或落溷粪之侧。也就是说环境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的生活乃至命运。不信您瞧,同样是职业病,矿工得的就多是矽肺,而为了捍卫权益,甚至只能“开胸验肺”,而公务员的职业病就显得“高级”多了——酒精肝!而如果喝死了,还可能“追认烈士”。你吸的是粉尘煤渣子,人家喝的是茅台五粮液,你得病可能生计无着,人家得病还能公款治疗,难怪有人感叹:人生是一张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悲剧)洗具(喜剧)餐具(惨剧)茶具(差距)。
    之所以发出如此感慨,是因为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体检中心日前发布的湖北省公务员健康体检统计报告显示,九成公务员身体存在不同程度异常。其中,酒精肝已成为公务员第一职业病。这个新闻其实一点儿都不让人吃惊,公款吃喝都已经把茅台“喝”成全球第四大奢侈品牌了,这里面哪能没有我们“酒精考验”的干部们的“功劳”和“付出”啊?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日前就曾经直斥:如果不是公款消费,茅台酒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贵。
    “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这句顺口溜几乎妇孺皆知,很多领导干部也是心知肚明,但是公款吃喝之风在官场却是屡禁不止,甚至越来越甚。很多官员都是自愿或不自愿地被这种“酒桌文化”裹挟进来,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公款吃喝,可以花公家的钱,交自己的人,办自己的事儿,“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举,可以可以。”甚至还有人说:“领导干部不喝酒,一个朋友也没有;中层干部不喝酒,一点儿信息也没有;基层干部不喝酒,一点儿希望也没有;纪检干部不喝酒,一点儿线索也没有。”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绝非空穴来风,柏杨曾经说中国的文化是“酱缸文化”,那么我看如今的官场盛行的则是“酒缸文化”,浸淫愈久,糟粕愈多。
     明朝崇祯年间有个叫王章的诸暨县令,“少孤,母训之严”。当官之后,有天醉酒归家,“母呵跪予杖”,正告他:“朝廷以百里授酒人乎!”对于现在的很多官员,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当头棒喝:这样的公款吃喝,如何对得住纳税人的托付?当然,“喝”的同时是一定要有“棒”相随的,国外的公款吃喝为什么少?就是因为有严厉的法条和完善的制度,如在意大利的刑法中,用公款吃喝玩乐被定为贪污罪,只要有人举报,一经查实就会受到惩罚。对于公款吃喝,我们也应该拿出“酒驾入刑”的力度来,这样,官员才会有所敬畏,有所收敛,才会把喝酒为了“前途”,变成戒酒为了前途。
     清代嘉庆皇帝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几句是这样的:“玉杯饮尽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无论古今,官员们的觥筹交错,都是对纳税人血汗钱的肆意挥霍。公务员伤的还只是肝,但纳税人伤的却是自己的心。作为一个纳税人,我想给公务员的“第一职业病”开一偏方:要想治酒精肝,关键得先治“酒精官”。只有药到,才能病除。而这剂药只能是法律,舍此无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