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明劫》寓意深刻的醒世之作

(2013-10-25 16:08:11)
标签:

电影大明劫

王竞

冯远征

戴立忍

娱乐

分类: 影视评论

《大明劫》寓意深刻的醒世之作



 

借古鉴今,《大明劫》以写实的风格再现历史之旧貌,目的不言而喻。瘟疫不可怕,可怕的是某些人已病入膏肓,难以痊愈。

故事有两条线索,一条就是孙传庭的解围开封之备战,另一条就是中医吴又可研治瘟疫。在如此乱世,明朝已经糜烂至极。大旱、瘟疫和内外困扰,民不聊生,孙传庭再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匡扶摇摇欲坠的大明朝。更何况刚愎自用的孙传庭戾气冲天,唯有顶风上岗,誓死献身。而吴又可拒绝孙传庭军医的命令,回归苏州老家,完成《瘟疫论》的著作,为后人奉献了杰出的医著。吴又可拒绝孙传庭的随医,其已经看破明朝久病难痊愈的重症,故偷逃走人,这并不是说吴又可没有舍身报国的正义之躯,而是完成《瘟疫论》比报效大明朝更有积极的意义。

《大明劫》寓意深刻的醒世之作



电影的精彩就在于两个角色的塑造,一个就是被关押大牢三年而被崇祯帝委以重任的孙传庭,孙传庭被关押在大牢如此之久,却认为自带五千兵将便可收复开封,而后来孙传庭杀死拥军自傲的贺人龙、囤地自居的土豪劣绅和患有瘟疫的士兵等,这充分说明孙传庭的刚愎自用和暴戾的个性。孙传庭就是崇祯帝救治国家的希望,但识时务难为俊杰,孙传庭的垂死挣扎依然无法保住大明江山。国家的灭亡和久病的病人是一个道理,没有及时发现病状而立即治疗,到了病入骨髓,再猛烈的药也无法使其痊愈。而另一个角色就是游医吴又可,他没有被惯于遵循传统医治理论的赵提领重视,但吴又可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积极思变,在现实中观察发现疬气的传播途径,并且控制军队士兵瘟疫的蔓延,从而成就了闻名遐迩的《瘟疫论》。和孙传庭一武一医的两个角色,命运并没有殊途同归。但二人被委以重任的经历却是那么神似,就像孙传庭所发感慨一样,孙传庭可以支持吴又可的大胆创新精神,但谁能够体会和勉励孙传庭呢?虽然有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但孙传庭的死本身在那样的时代已经无药可挽回,而吴又可被孙传庭赦免却为世人称道,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孙传庭尽管暴戾和杀戮,但他的奉献难道不是给吴又可的放生吗?

崇祯十五年,内忧外患,莫说一个孙传庭,即使一百个孙传庭也难以守住开封,农民起义势如破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明朝的灭亡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治标不治本,导致如此“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现状,最为关键的还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并没有明察秋毫,从根本上治理国家,才导致其糜烂的不可救药。

《大明劫》寓意深刻的醒世之作



现实灾难题材的影片并不多,当然特别是古装历史剧,或许以往大多数的历史剧都表现王朝的灭亡之战居多,象最近几年非常时兴的项羽和刘邦的故事已经多到泛滥成灾,或玩穿越或玩篡改,但《大明劫》的意义似乎并不如此,没有华丽颂歌,也没有夸大其实,而是遵从事实,还原历史最真实残酷的一面,给人醒世的意义。

影片绝对不是商业大片,但故事的架构却也新颖出奇。王竞现实意义题材的《万箭穿心》获得很多好口碑,没有蓄意的去展现噱头,而是尽量的还原生活本真的面貌。而《大明劫》同样脚踏实地的进行翔实的历史重现,其也不失为孙传庭和吴又可的传奇故事,但在某些意义上,由于故事严谨的创作作风更堪为警示佳作。当然《大明劫》在劫难逃,更多的是天灾和人祸,而未必是天意。(文 温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