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剧评:《不是钱的事》原生态磨叽不是接地气

标签:
赵本山沈阳不是钱的事人人网原生态 |
分类: 影视评论 |
|
|||
|
|||
|
|||
编辑看点: 继春晚小品《不差钱》之后,赵本山带领赵家班继续跟“钱”过不去,并将“钱”系列升级,推出电视剧《不是钱的事》。该剧于15日起在山东、江苏等四大卫视播出。赵本山和小沈阳这次演绎的角色都颇具颠覆性,赵本山变身娘娘腔,小沈阳演高富帅。“这个故事和我30年前的亲身经历颇为相似。”赵本山还特别将剧中演出团体的名字改成“银岭民间艺术团”,凸显了自传风格。 □温文尔翔 有人说,《不是钱的事》很接地气,其实这不是接地气,这简直就是屌丝们的暴晒。虽然该剧很原生态,但现在不是《乡村爱情故事》流行那会儿,东北二人转明显已经热过,而现在大量家庭虐心戏是热门,虽然赵本山和小沈阳们的笑点还余风未散,但此剧可能也是最后的晚餐,榨干前景堪忧。 《不是钱的事》与现在诸多流行的电视剧相比,在节奏上的慢是相当令人吃惊的,刚好看了场岳文博和病养在家的老婆争论熬汤还是炒鸡蛋的事,一直是绕啊绕,这样的桥段固然很生活,很原生态,但在电视剧中表现出来就感觉太白化了,缺少一定艺术的加工,让人看了很气馁,这也太原音重现了。还有岳团带领的二队准备邀请导演来指导演出,和导演的讨价还价也是慢吞吞的磨叽,这让人受不了。 还有看了好几集,这么大的制作,居然没有推出养眼的角儿,这让人感觉不是艺术制作,反而是纪实片,人物角色太不抢眼,除了于月仙、赵本山和小沈阳全国昭著,其他角色都是让人非常纠结,外貌也太朴实了。固然丑角能够掀起喜剧笑点,但我看这笑点也没有催生多少化学反应。特别是岳团的老婆不知是谁演的,看着镜头的感觉很奇怪,面部表情僵硬做作,让人实在是无法认同。 赵本山戏不多,而且一场干扰会场的戏,亮点不多,有点太绵,让人不过瘾。而小沈阳此次和赵本山的角色互换,也没有多少精彩点,只感觉小沈阳有点变高帅富了,至于爷们儿表现似乎还没有嗅到凶猛的雄性荷尔蒙的味道。 于月仙也是人到中年,还是那么细皮嫩肉,只是这个副团长似乎很能干,全是一副强悍女模样。大龄剩女相亲的桥段仍然不可幸免地被植入,于戴宁和陈老抠的假戏真做,让人很无语,而于戴宁母亲的从中横插一刀,本是笑料十足的戏,但还是无法擦出大火花。陈老抠癞蛤蟆想吃于戴宁这天鹅肉,看来喜剧的张力还有待挖掘。 东北原生态生活风味的电视剧就数赵本山的《刘老根》最能掀起笑点,可现如今《不是钱的事》固然与时俱进,但好像还是停留在很多年前的味觉上,让人无法看到新鲜卖点。 |
前一篇:女性情欲戏之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