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许多的童话相比,《爱丽丝梦游仙境》似乎过于偏向成人的胃口,“儿童不宜”的诡异和黑色让人有点惶恐。
如果说白雪公主遭遇巫婆后妈是场噩梦,那爱丽丝拯救光明和正义的行为似乎更为任重道远。其实美丽的童话终究是场散落的绮梦,而爱丽丝的梦境一游多少有点魔幻现实主义,有邪恶就有争斗,与其遮遮掩掩说教,还不如让残酷的现实将孩子们拯救于太多白日梦。蒂姆·波顿力求打破原著的精髓似乎有点摔破虚幻的大胆说教。
无论怎么说《爱》片还是比较有创意精神,作为刚成年的爱丽丝,她不再是枕于闺梦甜蜜不知愁滋味的懵懂少女,她注定要成为圣女贞德似的人物,她的坚强和勇敢就是为正义和平而生。她帮助白皇后战胜红皇后,这本身就是一场正义和邪恶的斗争。而回归现实生活中的她亦勇敢地向被部署的人生道路说不,这样的行为不言而喻,一个人活着不是被安排的命运,她可以选择向世俗挑战,童话如此,现实亦如此。
仙境被塑造得妙趣横生,但这美丽的世界却面临邪恶的掌控,爱丽丝的逃避终究不是坦途,所以冥冥中一切似乎早已被安排,对于诸多预言,仙境里的被安排似乎更具反抗精神。其实回归到现实中亦如此,有些人貌似被妥协的命运,但当心灵的抗争意识被激发,少女也可以成为反叛的英雄,也可以挥举利剑斩断邪恶的魔鬼,让万物生灵享受阳光明媚的生活。
所以简单地看童话自然想到儿童无法承受的黑色和阴暗,不过蒂姆·波顿并没有削弱童话的浓墨重彩,我们会看到笨笨可爱的双胞胎兄弟,可以看到妙妙猫忽隐忽现的神出鬼没,当然还有疯帽匠的异彩神情以及优雅的白皇后和傲慢目中无人的红皇后……所有这些颇具特色的造型毫无疑问在提示我们,这是童话而非现实的写意。
导演过《爱德华剪刀手》、《巧克力工厂》的蒂姆·波顿同样把一种夸张怪异的影像精神注入到《爱丽丝梦游仙境》里,除了正常的爱丽丝,似乎一切都充满动漫卡通癫狂的品质,非真实状况的表现手法更彰显仙境里角色的奇妙和荒诞,而且也更抢人眼球。
无论怎么说随着现实世界越来越显露真实残酷的一面,儿童不可避免地饱受成人世界的侵染,回避现实未必就可以拯救纯善的心灵,也许大胆正视现实才是正确明辨童话只能是一种传说的非真实幻境。
传说蒂姆·波顿的中国情结也只是种隐喻,那是爱丽丝勇敢地冲破世俗的束缚周游世界,或许蒂姆·波顿的下集爱丽丝系列会选择在中国畅游,那会不会是另一个类似花木兰的游戏诞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