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人与作协欲说还休的事

(2009-07-07 19:33:41)
标签:

名人效应

中国作协

作协主席

韩寒

文化

年轻作家韩寒对中国作协有这样的感慨:我如果是作协主席,下一秒就解散作协。作协作为很多文学青年神圣而向往的组织,为什么会落得韩寒如此贬损,我觉得自有原因。

最近作为中国作协一员的著名演员刘晓庆同样遭到网友的质疑,原因当然是我们的演员仅只靠多年以前的几本自传而顺利成为作协组织一员,现如此却空有名头而无实质的身份,这样的尴尬的确耐人寻味。刘回避尴尬的说法依然是吹大牛式的自嘲,说什么写博客也是履行写作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说自己丰富的阅历,只要写绝对很畅销。

我觉得刘搞混了作协作家的身份,如果仅仅写博客就可以成为作协的人,那作协这个组织会很滥很无药可救。刘认为自己是名人可以出畅销书籍就是作协的人,这样的理解更是玷污了这样高雅的称呼。是作协附庸了名人效应,还是名人赏了作协一件漂亮的外衣,这就是作协如今被喊散的原因之一。

不知道有多少名人混进作协的队伍,名人忙出书多数图的是搭车捞钞票,很少的部分人是真正膜拜文学靠自己扎实的文学功底成为作协名副其实的作家。名人特别是那些娱乐圈的出书者,也不知道是代笔还是自己操刀,总之那些充斥无聊低级口水话的文章的确很让人倒胃口,但就因为人家可以成为畅销书籍之一,所以扬眉吐气的迈进作协队伍,也不知道这些把关作协大门的人,是唯名人是好,还是自贱放低了门槛,如此的傍名人还真很少见。政府成追星族,作协也不示弱。

总在某些刊物看到一些名人的专栏,本来以为名人可以不一样,但看过文章之后却失望大过希望,小学生的水平也来专栏试笔,这真是大大贬低文化的魅力,羞辱我们读者的鉴赏水准。名人效应无处不在,这就是娱乐文化泛滥的现状。

目前又传出文学大师余秋雨“诈捐”的口水之战,我们拿什么来对生活在安乐窝的作协人士刮目相看,这逐渐成为一个时髦而又愚蠢的问题。

尽管我们依然质疑作协的存在,但依然有前仆后继的新成员诞生,这其中包括我们著名的金庸大师,还有很多闻所未闻的新星。作协是要将大联欢进行到底,还是扬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旗,看来我们围城外的人只能如此发发牢骚,其实我们都想成为那一员,尽管可能无法享受特殊待遇,但那也是一种梦想和沽名钓誉的时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