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装修缘——讲究人遇上讲究人

(2008-08-04 20:42:10)
标签:

跟着火炬看中国

装修

爷俩

手艺

父子

王楠

文化

分类: 博言博语

 

不知从何时开始一向对理发挑剔的老公就开始时常光顾楼下小发屋,回来也经常感叹发屋师傅干活认真,待客真诚。家长教子有方,孩子懂事孝道。开始我并不以为然,只觉得现在的生意人为了赚钱,为了生意兴隆,做活认真,待客热情是基本的手段。但是老公却总是说:这家人与其他生意人不同的是主人人品好。当时我也只是听听而已。

这次自己装修房子,老公提议请这家的男主人帮忙,我这回当然就要认真对待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还是决定自己到这家发屋微服私访一番。自信自己做了几十年的人的工作,看人只需几句话就可识别对方个八九不离十。

走进这家整洁明亮而又不大的发屋,马上受到在家两位女主人的热情接待。

我告诉他们我并不剪发,只是觉得这家发屋总是顾客很多,又在附近进来看看。大家都在一个社区来认认门。

一位20多岁的女孩子,边干活边表示欢迎我来串门。旁边一位50多岁的妇女也笑着说都是邻居有空就常来坐坐。

聊了十分钟,我对这家的基本情况就有了大概的了解,同时这两位发廊的女主人的确如老公所说,给人的印象真诚,实在,而且很会说话处事。

原来这是老婆婆和未来的儿媳妇,这家人原本在农村靠王姓男主人的木匠手艺生活,2001年到城里来,爷俩做木工,娘俩做发屋。老公说请这家人帮忙就是在与这家人接触中对他们的手艺为人有所了解,木工爷俩在这里的市场上也已经有了一席之地,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爷俩个和一群同好恶的手艺朋友自己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于是我在对市场行情做了一番调查后,晚上和老公去他家串门,了解了来意王师傅爽快的答应帮忙,同时他把手头各类手艺师傅情况与我们一一做了介绍,用谁,什么价我们自己讲,但他保证给我们介绍的师傅都是手艺过硬的。

我就先以试试看的态度先用了水暖和张姓瓦工师傅,用工第一天老公就看出瓦工张师傅的手艺的确过硬,言语不多,不但干活认真,还很实在,相处了8天大功告成,老公自叹自己的选择没错。

木工师傅上场当然就是王楠父子了,儿子王楠干活干净利索,反应快、点子多,很会说话处事,人不大,却给人一种成熟稳重的印象。王师傅则沉默寡言,干活一丝不苟。爷俩配合默契,我不禁在一旁自叹王师傅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出的好儿子。王师傅边干活边给我们介绍下一个工种的几位师傅及其特点,又告诉我们行情,让我们一个个的自己试,看中谁就用谁。

木工活结束了,按惯例买单,可是父子两个就是不收钱,来来回回僵持了半个小时,王师傅还是硬把老公塞到工具包的钱找出来塞给了老公。

无奈之下我们只有晚上又登门造访,把人工费递上。

按王师傅的话就是:手艺是自己的,邻居间帮个忙收钱会心不安的,现在什么都讲钱,人情味都没了。

老公的话是:手艺是自己的,可也是谋生的手段,邻居归邻居(实际上只是在一个社区而已),钱不给出去也会心不安。

我说:讲究人遇上讲究人,钱一定要给,是朋友大家后会有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