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拙方
上午,李瑜愁眉苦脸的在我这里大吐苦水:一直以为骄傲的乖乖女婷婷这个学期以来不知怎么了,老师家长的话一概不听,一股我行我素走到底的架势。
由于一直是学习尖子,老师格外关注,有时还享受点加码吃点小灶的优惠,可婷婷一反常态,不但不领情还表示极为厌倦之意,老师找家长沟通,家长也百思不得其解。
让李瑜举例说明,说比如在家娘俩儿谈话:
妈说:婷婷明年就要中考了,你一定要抓紧,争取考上附中,给妈争气、、、、、、。
婷婷说:不抓紧不行吗?为什么一定要上附中,上附中又怎样,我自己的事情,干吗一定要给你争气。
妈说:婷婷,老师给你吃小灶是对你负责任,要听老师话。
婷婷说:总给我吃小灶有什么好,我会就行了,为什么要搞疲劳战术。
妈说:孩子听话,老师和家长都是为你好,你考上附中,就能多了一份上重点大学的希望。
婷婷说:为什么不说我考上附中你脸上有光,也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呢?
、、、、、、。
妈说:婷婷快学习吧,一会再听mp3、、、、、、,不然功课耽误了。
婷婷说:烦不烦,我争取一点自己的时间不行吗?
母女两个的暗战持续了一个学期,最后以女儿期末考试成绩由前三名跌落到十五名而告终。
家长会后李瑜不知所措,问我有何良方。
我和李瑜说:良方没有,有点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就母女关系而言,双方是平等的,十六七岁的女孩子也有逆反心理的阶段,小时候一切听家长的,逐渐大了对有的事务的选择和判断上,自己的个性就开始显露出来,自我心理上有了一道保护屛,于是开始有自己的认识和主见了;而母亲没有跟上孩子的成长变化,还是以俯视的目光与心态与女儿交流,女儿开始不接受了,现在他需要的是朋友而不一定是指挥官,她需要平等的沟通与探讨,而不是没有选择的整日跟着老师家长的指挥棒转,迷失自我。
我告诉李瑜,放下架子先和女儿教朋友,先试着去了解女儿,相信女儿,遇事先征求她的意见,熟话说交人先交心。
李瑜说,她本能上就排斥家长,整日关在自己的小房间不知道想什么,干什么。
我建议她找好与女儿沟通的切入点,不要着急,渐进式交流。比如:今年工龄假可以在女儿暑假时休,看女儿的兴趣,母女俩可以去旅游,也可以去几个大学考察。
母女俩经常平等交流,相互平视对方,加强沟通与理解。
有的事情虽然自己明白,但是装装糊涂,依靠女儿去解决一些个问题,增加她的责任心,有了成绩还有及时给予表扬。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子女成长了,我们也进步了。
李瑜认为我方可试,准备从今天开始放下架子与女儿交朋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