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布衣布舍
布衣布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036
  • 关注人气:3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长城入海处--老龙头

(2010-10-14 07:52:52)
标签:

山海关

老龙头

澄海楼

海神庙

旅游

分类: 行行摄摄

    这两天,把十一前游老龙头的照片整理了一下。本来不想发出来的,因为照得不多,拿得出手的也不多。但想想以前手机拍的PP都拿出来了,这也无所谓了,一并放博上吧。

 

    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处,是万里长城的东起点。

    它与城北的角山长城、城东的威远城形成犄角之势,拱卫着山海关城。明朝初年,大将徐达修建山海关时,就选中了在老龙头这地方修筑入海长城。明万历七年(1579年)蓟镇总兵 抗倭名将戚继光终于修起了一道入海23米的石城。

游长城入海处--老龙头
    从老龙头远眺海神庙,印象中,四年前,我也从这里拍过海神庙。


游长城入海处--老龙头
    从明初通海运开始,老龙头到石河口先后建有4座海神庙。在老龙头处的,叫“海神庙”,在石河口处的叫“天后宫”。这些规模宏大、风格迥异的古代建筑,大都毁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之手,但遗址均在。1988年,山海关区政府,集资450万元,按原貌恢复了海神庙的建筑。
游长城入海处--老龙头
    天蓝山青海碧
游长城入海处--老龙头
    城墙上,大楼灯笼高高挂
游长城入海处--老龙头
    澄海楼,是老龙头最为著名的建筑,有“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之称。澄海楼高14.5米,面宽15.68米,进深12米。楼分二层,砖木结构,歇山重檐瓦顶。原楼已被八国联军毁掉,这座楼是今人在原址上重建的。
游长城入海处--老龙头

    澄海楼前有一块古碑,高2.65米,宽0.7米,上面只有四个赫然大字:“天开海岳”,字体浑厚古朴,遒劲苍郁。这四个字将老龙头一带海阔天高,山岩耸峙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传说这是唐代名将薛仁贵当年东征高丽时所立。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山海关时,澄海楼毁于一炬,仅存“天开海岳”碑,不久,这块石碑又被英国军队挖弹药库时推倒。1927年,张学良将军到老龙头浴场游泳,发现了这块石碑才命人将石碑重新树立起来。
游长城入海处--老龙头

    澄海楼近景


游长城入海处--老龙头
    胸襟开阔,拥抱大海

游长城入海处--老龙头
    老龙头全景。这里是万里长城最东端,长城入海处。


游长城入海处--老龙头
   海神庙,供奉的是妈祖,妈祖为中国东南沿海渔民供奉的海神。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游长城入海处--老龙头
    天后宫。天后即妈祖。妈祖是莆田望族林氏后裔。南唐清源军(今泉州)莆田县人,名叫林默,父林愿。林默幼年聪明颖悟,过目成诵。长大后,矢志不嫁,专心慈善公益事业,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

  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不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与世长辞之。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纷纷传说,他们看见湄峰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又恍惚听见空中有一阵阵悦耳的音乐……。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