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开夜郎国的神秘面纱

(2010-04-16 15:10:12)
标签:

夜郎

探索

发现

夜郎自大

夜郎王印

文化

揭开夜郎国的神秘面纱

揭开夜郎国的神秘面纱
 

    夜郎是秦汉时期,我国西南部一个著名古国。之所以著名,很大程度上源于那句“夜郎自大”的成语。据《史记》记载,汉朝使臣来到夜郎,夜郎王问汉使:“你们汉朝大呢?还是我们夜郎大?”汉使忍不住,掩面而笑。后来,人们就用“夜郎自大”比喻狂妄无知、妄自尊大。

 

    然而,历史上真正的夜郎本身有多大?这个古国是哪个民族建的,人口又有多少?从明清时期开始,就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考证。随着现代考古调查和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夜郎国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

 

    夜郎在中原史书中出现,始于战国时期。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楚襄王(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62年)派将军庄跃率军,沿沅水取道且兰,即今天贵州福泉县,攻打夜郎王,庄跃打下了且兰,夜郎投降归附。战国后期,夜郎短暂独立。秦统一六国,将夜郎并入象郡。秦末农民大起义,致使郡县皆废,夜郎再度自立。

 

    西汉时期,夜郎已经是我国西南部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国土范围包括今天贵州西部、北部、云南东北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中心区域在今天贵州南盘江和北盘江之间,地广千里,人口众多,有精兵十余万。当时,西南地区另一个大国滇国全国人口不过十万,可见夜郎的强盛。其实,汉朝使者是先到的滇国,滇国国王先问了滇国与汉朝哪个大的问题。汉使回来,途经夜郎,夜郎王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在当时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样问很正常,夜郎背负一个妄自尊大的罪名,实在有点冤枉。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唐蒙出使南越,唐蒙了解到夜郎位于巴蜀通往南越的要道上,有水路可到南越都城,便建议开发西南,依靠当地力量,控制南越的分裂。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将夜郎划入版图。公元前111年,夜郎派兵协同征伐南越反叛,遣使入朝,汉王朝授给了夜郎王一颗金印。

 

    据史料记载,夜郎国十分富裕,经济发展虽不如中原,但也很发达。稻米种植很普遍,能够铸造很精美的青铜器。商贸也很发达,与周边几个国家都有经贸往来。四川产枸酱,常经夜郎,远销南越。考古学家在贵州长顺、毕节和湖南沅陵等地,都发现大量秦汉时期遗迹,出土文物数千件。如此多的陪葬品,也说明当时夜郎是比较富庶的。

  

    从考古发现看,夜郎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在贵州赫章县可乐地区,专家发现了一大批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土坑墓,葬式非常奇特,是把铜釜或铁釜套在死者的头上和脚上,或将釜置于死者的脚下,被称为“套头葬”。这样的葬式此前在世界范围内从未发现。墓葬中出土的饕餮纹铜戈、一字格曲刃铜剑、心形纹铜钺、蛇头茎首铜剑、牛头形铜带钩和鲵鱼形铜带钩,与中原或巴蜀的器物也很不相同。

 

    关于夜郎的都城在哪里,专家还没有形成共识。贵州长顺县广顺镇有一座古城,面积为2平方公里,有4个出口,内有两道城墙,用土石筑成。当地人世代传说,这是夜郎王府,又称竹王府。而在近年整理的《夜郎史传》等彝族文献中,古夜郎的中心被指为贵州毕节可乐地区。2000年5月,湖南怀化沅陵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巨型墓葬群,其年代在战国至汉代之间,有的墓葬规模极高,有专家推断,墓主可能是夜郎王,沅陵有可能是夜郎国国都。也有人推测,夜郎国由于战争等原因,历史上可能曾经建立过几个都城。

 

    对于夜郎国的主体由哪个民族组成,专家们也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苗族的先民,有的说是仡佬族的先民,也有的说是布依族的先民。最盛行的说法是夜郎人就是现在彝族人的先民羌人。彝族历史悠久,很早便有文字,在不少彝文文献中,夜郎史被直接等同于古彝族的某一部族史。在彝族文献记载中,夜郎兴起于夏朝时期,历经武米夜郎、洛举夜郎、撒骂夜郎、金竹夜郎4个朝代,历时长达两千余年之久。

 

    彝文文献中说,最后一代夜郎王因为不明智地惹怒了汉王朝,引来了国破家亡的大祸,这点与中原史料是一致的。据记载,公元前27年,最后一任夜郎王兴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汉朝新上任的牂牁郡守陈立深入夜郎腹地,果断地将他斩杀,并机智地平定了其臣属及附属部落的叛乱。夜郎国从灭亡。

 

    夜郎国灭亡后,古夜郎人仍在当地生活和繁衍,他们的住房、发型、服饰、婚俗、葬礼、饮食等,在今天东溪的一些民俗风情中,仍然可以找到踪迹。

 

    图为发现于民间,还未经专家鉴定的夜郎王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