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老根(二)》:圆梦路上多遗憾

(2009-01-03 20:13:03)
标签:

刘老根

影评

赵本山

高秀敏

范伟

娱乐

近日事情比较多,假日还要给侄子补课,写博文少了。发一篇旧文吧,同时给各位博友拜个晚年。

 

 《刘老根(二)》:圆梦路上多遗憾

《刘老根(二)》:圆梦路上多遗憾

文:布衣布舍  刊发于《中国广播影视》

                

    刘老根又在央视轰轰烈烈地走完了一段圆梦之旅。凭心而论,《刘老根(二)》是一部较为成功的作品,能够吸引那么多观众的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但与第一部相比,《刘老根(二)》至少有以下三点不足:

 

    一、续集故事:被人为拉长的圆梦之旅

 

    众所周知,写续集不成功者十之八九。对此,赵本山等心知肚明。编剧何庆魁也说过,第一部的故事构思已经写尽,再向前发展的可能性不大。但据说出于观众的强烈要求,赵本山、何庆魁还是知难而进,搞起了续集。要写续集,不可避免地要续写老根事业发展和感情发展两条主线。问题在于《刘老根》第一部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结尾,老根事业有成,马拉松式的恋爱也有了圆满的结局。由于构思巧妙,安排合理,一切进行得非常自然。但对于写续集而言,这些却成了最大的障碍。越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完整故事,被人为拉长就越显得不合情理。

 

    故事要进行下去,老根与丁香感情的发展这条主线就必须保留,于是,他们婚事被一推再推。为使婚事的推迟显得合情合理,越来越多的离奇事情相继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变得不可理喻:最懂事的山杏忽然与丁香格格不入,最终离家出走;刚刚因二奎喝酒踢过他,老根自己却喝得酩酊大醉,致使胡科从容地设下陷阱,让丁香“捉奸在床”;老根去世二十余年的老伴也被抬出来干涉婚事,山杏拿出妈妈的遗像大哭,终于彻底搅黄了婚事。而本来还算宽厚明理的丁香竟然吃罢韩冰的醋,又吃顾小红、大辣椒、药匣子徒弟的醋,醋坛子打翻一坛又一坛。相爱贵乎相知,如此只知使小性的醋坛子,不知还有何优点值得老根和观众去爱?

 

    衡量一个好故事的标准,除了剧情发展是否合理,很关键还在于它能否为人们提供一些成功的细节。连续剧不同于小品。小品今年《卖拐》,明年可以接着《卖车》,那只是几分钟、几个包袱的事。22集的电视连续剧则需要大量真实、感人的细节来充实。

 

    在第一部中,刘老根创业思路清晰,极有特色。许多细节独具匠心,体现了老根作为一名“从政”二十多年的支部书记、一名精明的农民企业家的独到眼光。到龙泉山庄,坐在大队部餐厅,尝尝清新爽口的山野菜,吃上几味健身益寿的药膳,再到二大娘的农家小屋舒舒服服地泡泡温泉。晚上到小剧场欣赏一下地道精彩的东北二人转。这神仙般的日子该有多么惬意!城里人怎能不蹦着高地向那儿跑!这些细节使刘老根发达得让人心服口服,也让人对赵本山、何庆魁精巧的艺术构思从心底里佩服。

 

    第二部仓促上马,边写剧本边拍摄,却给细节的产生带来最不利的影响。纵使赵本山、何庆魁具有深厚的生活功底,也无法弥补。于是,我们看到《刘老根(二)》虽然也不时有精彩情节出现,但整体平平,有欠丰满,没能再奉献给观众更多更经典的细节。

 

    二、五大病征缠身,老根形象黯淡

 

    关于老根的事业发展,编剧何庆魁说,“自己抛离了第一部故事内容,着重从农民思想观念如何转化入手,讲述刘老根在入世的大环境下,所遇到的挫折、彷徨、生活中的大起大落”。正因为如此,第二部曾一度改名为《刘老根新传》。这样的安排倒也符合经济规律。但艺术作品讲究故事发展合乎情理之中,出乎意料之外。大家都能想到,就意味着作品落入俗套。有媒体调查表明,该剧在我国南方反映冷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经济发达的南方,人们看多了家族企业的起落兴衰,实在不愿在电视中再重复一遍。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情节安排直接损害了刘老根的形象。家族企业存在弊病,主要的责任只能归于集家长和企业管理者角色于一身的刘老根这里。于是为适应剧情需要,第二部的老根得全了“家族企业管理者综合症“:病征之一是进取心减弱,暴发户心态猛增,突出表现是开着加长林肯车,四处做报告。病征之二是任人唯亲,致使“二奎派”尾大不掉。最后,老根重蹈覆辙,被二奎以串联的方式赶下台来,只是这次丢掉的不是支部书记,而是总经理。病征之三是家庭纠纷增多,家庭成员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对此,老根毫无办法,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哭鼻子,偶尔绝望地喊两声:“我怎么整出你们这帮玩意儿!”病症之四是作为农民管企业,老根先天不足,后劲缺乏,经营毫无起色。前十几集对凤舞山庄咄咄逼人的进逼束手无策,最后更是因缺乏企业家最简单的常识而被骗走三千万元,倒致山庄被封,自己也因为压力过大而发疯。

 

    不仅如此,老根的病征还表现在思想境界与法律意识的迅速下降上。有这样一组镜头可以作对比。同样是胡科到山庄敲诈。第一部中,丁香、大辣椒、满桌子几个妇女一起打得胡科抱头鼠窜。人们喜爱这组镜头,是喜欢东北女人的泼辣、憨直。老根严厉地批评了她们:打人是犯法的,也会给山庄带来不利影响!大家一看就知道老根是个知法守法、精明稳重的人。

 

    第二部,胡科又以收专利使用费的名义敲诈。此时,顾小红已将专利证书和法院判决书交给刘老根,胡科的敲诈根本不可能得逞。刘老根得了便宜却还要抱负,和百八十个员工一起群殴胡科。随后又恶人先告状,报警说胡科敲诈。此举将顾小红逼到非常尴尬的境地,同时,也使得胡科兄弟再次将老根靠上法庭。若不是顾小红发扬风格,提前将专利转到老根名下,龙泉山庄可能真的沦落为凤舞山庄的连锁店。刘老根聚众群殴、知法犯法,已有封建庄主的霸气,而逼胡科告状,却没了企业家的精明。

 

    老根的家族企业管理者综合症如此严重,使得他在整整二十二集的圆梦路上一事无成。最后追回欠款、成立集团也只能依靠马书记这样的政府领导的关怀和公安人员破案的神速。问题是,一个企业家在事业上毫无建树,还值得观众的敬爱吗?

 

    三、“绿叶们”过分热闹,配角可爱度下降

 

    《刘老根》第一部之所以成功,固然靠赵本山、高秀敏、范伟三人的精彩表演,同时也还在于剧中配角个个鲜活可爱,尤其是药匣子、大辣椒、二柱子、老翟头等人物更是深入人心。然而第二部配角们的角色安排问题则较多。

 

    最主要的问题是配角过多,所占戏份太重。丁香、药匣子、二奎、小满、山杏的戏份大大增加。韩冰从国外飞回抢了许多镜头,大奎夫妇也从城里赶来凑热闹。斜刺里又杀出凤舞山庄顾小红一彪人马。这些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直把头几集变成一幕闹剧。

 

    不仅如此,来抢戏的还有本山众多的弟子。他们以小剧团演员为名,大演二人转,有时连演几分钟。赵本山的这出大戏是靠着自己的“赵家班”唱下来的,也许他想为弟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但过犹不及,二人转是好东西,演得太多则干扰剧情的正常发展。

 

    与此同时,配角的所作所为也让他们的可爱度大打折扣。第一部的大辣椒泼辣耿直,颇有人缘。《刘老根(二)》中的辣椒却一下子变得温柔了许多,遇事常常只知哭泣,据扮演者李静解释是因为内心多了许多东西。可这些东西却把辣椒最闪光的地方淹没了。辣椒不辣,人们品她干啥?二柱子学坏了。如果说第一部失恋后拔拔自行车气门芯只是小节,尚情有可缘,那么第二部的参与赌博并输掉公车性质就变了,早已触犯法律。新增加的顾小红根本是一个完人,映衬得老根和乡亲们土得掉渣、光彩全无。她的所作所为似乎更像雷锋,而不像个职业经理人。

 

    配角中,只有男二号药匣子一花独放。导演和编剧狠下猛药,范伟表演的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使得药匣子这个“一瓶不满,半瓶晃荡,没事找事,有事怕事”的角色大放异彩。但一花独放不是春,男女主角的黯然无光,众多配角可爱度下降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根本不是一个药匣子所能弥补。

 

    对于第二部,赵本山是寄予厚望的。他曾对媒体表示,希望通过《刘老根》系列确立一个“本山品牌”。中央电视台也表示,《刘老根(二)》如果收视率还和第一部一样高,就考虑拍第三部。如今看来,他们可能要失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