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神舟——宇宙飞船
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美苏两国在谁能更早将人类送入太空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两国科学家将猴子、小狗、猩猩等动物送上太空,观察它们在失重状态下的生理反应,为航天员上天积累科学数据。同时,着手设计制造载人航天器——宇宙飞船。
为了抢在美国人之前实现发射载人飞船,前苏联天才科学家科罗廖夫采用了一种非常规研制宇宙飞船的办法——一边设计一边制造。这种做法是非常冒险的,一旦设计失败,大量制造经费将白白消耗,重启炉灶则肯定赶不上美国人。科罗廖夫的冒险成功了,他和科学家们仅仅用了两年半时间,便制造出了“东方”1号载人飞船。这种非常规的做法,为前苏联在这场太空竞赛中,赢得了宝贵的10个月时间。
东方1号飞船重4.7吨,由两个舱组成。上面是直径为2.3米的球形载人舱。舱内有能保障航天员生活的供水、供气的生命保障系统,以及控制飞船姿态的控制系统、测量飞船飞行轨道的信标系统、着陆用的降落伞回收系统和弹射座椅系统。另一个舱是设备舱,它长3.1米,舱内有使载人舱脱离飞行轨道而返回地面的制动火箭系统、供应电能的电池等。
1961年4月12日,随着运载火箭发出的巨吼,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实现了人类千万年来的飞天梦想。在环绕地球飞行一周后,东方1号载人舱与设备舱分离,载人舱返回大气层,在距地面大约7000米的高度,弹射座椅弹出,加加林成功跳伞,降落在前苏联斯梅洛夫村,成为世界第一位航天员。
科罗廖夫是前苏联宇航事业的奠基人,他领导科研人员为前苏联赢得了发射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两项世界第一。但与加加林名扬世界不同,出于保密需要,前苏联始终没有向世人公布科罗廖夫的名字,直到1966年科罗廖夫逝世,人们才从讣告中知道他的卓越成就和伟大贡献。
东方1号飞船升空,让美国人很没面子。新上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誓加快宇宙飞船的研制工作。1962年2月20日,美国“水星”号飞船载着航天员约翰·格伦成功飞上太空。水星号在4小时55分钟内,绕地球飞行了3圈后,安全返回地面。
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肯尼迪更加雄心勃勃,他对国会说:“我认为,我们的国家应该在本十年结束之前,达到把一个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差不多同一时期,前苏联也开始实施登月计划,美苏两国再次展开太空竞赛,目标是38万公里外的月亮。
美国科学家的研制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他们很快制造出了“阿波罗”系列飞船。普通飞船,只涉及飞天、轨道运行和返回几个环节。登月工程要复杂得多,因为航天员要登上月球,然后再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因此,与普通飞船相比,阿波罗飞船多了登月舱,体积也要大许多。
1969年7月16日,在“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推动下,阿波罗11号飞船离开地面,开始了登月之旅。经过近四天的飞行,阿波罗11号到达月球。在环绕月球飞行13圈后,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德林驾驶登月舱,徐徐在月球表面降落。
下午3时51分,阿姆斯特朗爬出舱门。4时7分,他的左脚小心翼翼地触及月面,并说出了激动人心的那句话:“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跨了一大步。”随后,奥德林也登上了月球。两人在月球上活动了2小时31分钟,乘登月舱离开月球,与飞船会合。24日,3名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
美国航天员多次登上月球,前苏联却一直没有动静,许多人怀疑,苏联人只是虚张声势,抛出登月计划圈套让美国人钻,意在耗费美国人的经费。事实并非如此。前苏联有一套完整的登月方案。但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在试射时发生爆炸,影响了整个计划的进度。没有火箭助推,再好的宇宙飞船也上不了天,更谈不上登月。美国人登月成功,苏联遗憾地结束了登月计划。
美国人幸运得多。著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主动挑起了研制新型运载火箭的重任。经过5年多的努力,冯·布劳恩造出了能将40余吨重的飞船推上月球轨道的土星5号火箭,为阿波罗飞船登月奠定了良好基础,美国终于成为这场竞赛的大赢家。
图为“阿波罗11号”登月舱靠近指令/服务舱进行空间对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