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海美术馆曾展出的农民工塑像,有些人对这组塑像不满意,认为那样空洞的眼神,呆板的表情,是在丑化农民工,但它毕竟还是在尊重农民工、为农民工塑像方面,走出了一步。
图片转自: http://moroboshidan.spaces.live.com/blog/cns!8b39583868f646df!1322.entry
城市梦想:给农民工雕一组塑像
文:布衣布舍
前几天,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讲到新德哥尔摩德市政厅“蓝厅”尊重小人物,为小人物塑像画像的故事。
蓝厅是瑞典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就在这里隆重举行。蓝厅墙面高处有一个小伙子的雕塑头像,这是为蓝厅建设者留的纪念,这个头像原型是当初建设蓝厅时,干活最卖力气的小伙子。
再往前走几步,可以看到一幅巨大的油画,上面画着一个人的肖像。他是当年给“蓝厅”建筑工地送啤酒的搬运工。他每天在工人下班后及时送来啤酒,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人们感激他,请画家为他画了像,挂在这里。
这两个小伙子的地位与工作,大致也就相当于我们城市的普通工人,或者是农民工。但蓝厅非常重视普通人的劳动与贡献,于是,为他们塑像、画像,永久纪念。但我们的城市在这方面做得如何呢?
在城市里从事建筑工作的,多数是农民工。他们起的最早,睡得很晚,吃最差的饭菜,睡四面透风的工棚,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拿的却是最少的工资。可以这样说,在某种程度上,因为有了农民工,我们的城市才能以极低的成本、极少的代价、极快的速度建设和发展。农民工的贡献值得大书特书。
然而在街上,在建筑物旁,在公园里,我们看过摇滚歌手的雕塑,看过历届奥运会冠军的手印脚印,看过八杆子打不着的外国人的雕像,看过动物、植物的雕像画像,可是,我们看到过多少农民工的塑像和画像呢?
城市里建地铁,地铁灌水塌方,正在下面作业的农民工没有跑出来,永久沉睡在了地下,不值得为他们塑个像吗?
煤矿里发生矿难,在井下作业的上百名农民工一下子被闷在里面,全部遇难,不值得为他们塑个像吗?
建筑工地发生事故,农民工为建设大楼献出生命,不值得为他们塑个像吗?
农民工一砖一瓦累起大厦,修起道路,建起城市,然而,他们的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归根到底,还是有些人轻视他们的付出,看不起他们的劳动。其实,这些人在轻视农民工劳动的同时,心里可能也知道,如果农民工一旦离开城市,这个城市就会陷入瘫痪。
一个城市,没有一尊城市建设者——农民工的塑像,这是这个城市文明程度还不够高的表现。2008年,我希望多数城市,都能为农民工塑个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