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师宴的味道
侄子打电话来说,他的一个同学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家里摆起了谢师宴。谢师宴里,有向老师行礼、敬酒等传统节目,但也有些超出谢师范畴的内容:同学家遍撒“英雄帖”,亲戚朋友、街坊四邻,包括侄子他们这些同班同学都在邀请之列。
侄子进得同学家门,看见侧面房间设有专门的桌子,桌子后面有一个人正在记帐,另一个人在收礼金,才明白人家是收钱的,只好和一起去的同学商议,大家每人送上五十元礼金了事。侄子说,这一周他已经参加了三起这样的谢师宴,听说有一个同学家,一次谢师宴收了几万元礼金呢。
不知道别人的感受如何,我听到这样的谢师宴觉得特别别扭,拜金的味道太浓了,而谢师感恩的成分又太淡了点。这不仅让我想起,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的那场谢师宴。
1991年到大学报到前,我拿着录取通知书,在哥哥的陪同下,来到当了我三年班主任的董老师家。董老师看到我非常高兴,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就宰你一回,你们出去买点啤酒和熟食,让你师母做俩菜,咱们喝一顿。
印象里,我和哥哥当初是买了些酱牛肉、熟猪肉、香肠和啤酒之类,花了大约二三十元钱。我们回去时,师母已炒好了菜。于是,我的谢师宴就在董老师家里摆开。
那天,一向严肃的董老师满脸笑容,破例允许我也喝了酒。董老师说,他高一时上自习课和同学下围棋,被我抓住,我狠狠批了他一痛。我笑嘻嘻地说,从那以后我再没摸过棋子,这么听话的学生您上哪里找去?董老师还向哥哥列数了我的多项“恶行”,但更多的,则叮嘱我上大学后该注意什么,如何改变学习方法。那顿饭吃得很快乐。
吃完饭,我和哥哥上车走了。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竟过去了十六年。接到侄子的电话,我就想,如果当初董老师让我到饭店里请他吃一顿,也许我今天根本不会记得这件事;如果我借谢师宴的名义摆酒收礼,可能会收到些钱,到今天钱肯定早已花光,留下的,也许只是借用谢师名义收钱的不安和惭愧。
幸好,我的谢师宴够纯粹,除了饭菜香味,只有深厚的师生情。我一直认为,这次谢师宴是自己高中生涯最圆满的句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