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走笔 |
我家的老物件:爷爷的砚台
我家有一方砚台。砚台呈长方形,中间下凹,右上角雕有几朵梅花。这种砚台在民国时期很是常见,之所以被保存至今,是因为它是爷爷留下的唯一遗物。
爷爷年轻时读过私熟,毛笔字写得很好。一个偶然的机会,爷爷与身为大家闺秀的奶奶认识并相恋,奶奶家嫌爷爷家贫,不肯答允这门婚事。奶奶与家庭决裂,才得以嫁给爷爷,并生下了三个孩子。婚后,爷爷为一家商户作帐房先生,所挣薪水勉强能维持家用,一家人的生活虽不富足,但始终充满温情和欢乐。
然而,一场飞来横祸打破了家庭的宁静。一群土匪为了敲诈爷爷工作的商家,绑架了爷爷,并向商家索要很多钱财。这群土匪也是没有脑子,视钱如命的商家怎么肯为一个帐房先生交赎金呢?爷爷就这样被关在山上的土匪窝里,一关就是半年多。
冬天来了,大雪覆盖了整个山野。在东北的冬天里,山上是藏不了人的,因为树木都落了叶子,白雪皑皑的山上有一个人,离几里远的便看得清楚。土匪们害怕被政府围剿,往往是春天聚集,冬天散去。这年冬天,在土匪作鸟兽散时,一个好心的土匪打开了关着爷爷的房门说:“你回家吧。”爷爷于是幸运地活了下来,回到了家里。
饥寒交迫的拘禁生活,完全摧垮了爷爷的身体。爷爷回到家便病倒了,怎么医治都没有效果,半年后,爷爷去世了,留下奶奶,16岁的伯父,12岁的父亲,9岁的姑姑,还有这方他平时在家写字用的砚台。
爷爷去世后,父亲中止了已读了两年的私塾,和伯父一起,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一直珍存着这方砚台,只是每年春节写春联时,才拿出来用一用。用完后,父亲会马上用清水洗净,再收藏起来。
父亲很希望家里能出个读书人,像爷爷那样,用这方砚台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我是孩子中学习最好的,被父亲寄予厚望。所以,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父亲便让我写春联。中学时,我开始习柳体字帖,书法进步较快,但接触电脑后,我再也没有练字。父亲也没有强迫我,毕竟时代不同了,写毛笔字字与读书已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每逢春节,我还是要给家中写春联。有时,我将墨汁倒进砚台的凹处时,我就会想,这个凹处肯定是爷爷用墨一圈一圈磨出来的,他写出的字是什么样的?他长的什么样?爷爷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太爷爷,又叫什么名字?这些,对多数家庭本不是问题的问题,都因为爷爷去世得太早,成为我脑中永久的疑问。即使我大学学的是历史,也无法通过考证给出一个正确答案。
只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爷爷扔下奶奶和三个还未成年的孩子一个人走时,肯定没有闭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