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随笔 |
图为雷锋照片
图为雷锋初恋女友照片
英雄本色
据说,将英雄说成“高大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年前的史家就有“曲笔”,便已开始为贤者“讳”。这种现象,到文革时期被推到极致。以至于我上中学时,还认为英雄与自己根本不同,是具有钢铁般意志、并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您可以想象,当得知雷锋叔叔是个颇时尚的青年,喜欢“臭美”,爱穿夹克,热衷照相,还谈恋爱的消息,对我来说是多么的震惊。想当初,雷锋叔叔在我们心中是一身军装,只做好事的英雄啊。为了学雷锋,小学时,我可是连厕所都争着打扫。
后来,随着对人的认识的更加丰满和深入,更多的英雄被拉下神坛。一次,听新华社记者张严平讲了两则她采访过英雄(或称英模)的故事。
一个是走了几十年马班邮路的王顺友。张严平说,王顺友每天接触最多的是马,走路睡觉都与马在一起,以至于刚开始采访时,王顺友的语言表达都有些障碍。王顺友出名了,到北京开会,住在豪华的宾馆里,他却睡不着觉,因为旁边没有马。记者们采访他,陪他一起走邮路,晚上,大家和村民一起联欢。王顺友非常高兴,他不停地唱啊,跳啊。突然,他号陶大哭起来。他说:“我太孤独了,如果每天有这么多人,我情愿走到老死。”
还有一个是张云泉。张云泉每天接待信访群众,眼见的多是因遭遇欺辱、伤害、不幸而以泪洗面的上访者,耳闻的多是恃强凌弱、为富不仁、伤天害理的事情。他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帮助上访群众。但他的心情还是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张云泉对张严平说,每天回家,他的心情都是非常恶劣,甚至不想和爱人孩子说上一句话。可以想象,他是一个优秀的信访局长,但绝对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而我最近距离接触的一位英雄是高我两级的大学师兄。他在入学前曾多次救人,其中有一次是破冰拉出两位小朋友。我们天天生活在一个楼道里,在炎热的夏天,大家坦诚相见,我甚至可以数得清他腿上的汗毛。就是这位小英雄,成绩总是不如人意,毕业时因多门考试不及格,没有拿到学位证书。而且平时,也未见他有过人之处,偶尔,还要翘两节课,借几盘录像带躲在宿舍偷偷地看。毕业时,他主动申请去了西藏。
相对于高大全,我更喜欢走下神坛的本色英雄。英雄们往往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可生活中的他们同样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们也有不足,甚至缺陷。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而失去对英雄的崇敬,相反,会因为这些,觉得他们在可敬的同时,更多了一份亲近与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