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散文随笔 |
为爱迷失
在书市挤了三个多小时,买了十一本书。
《幼儿睡前故事》、《儿歌300首》、《海洋动物园》……,几乎囊括了我认为三岁年龄段孩子所应了解的各个方面。女儿看到时,一定非常高兴,我肯定。
但我总觉得有点不对,是什么呢?再次查点书籍,我发现了问题所在:我买的十一本书全是给女儿的,却没有一本是给自己的。这个发现让我非常震惊。逛半天书市,没给自己买一本书,从女儿出生那天开始,连续三年了。曾几何时,自己也是以读书人自居的,看到好书,不吃饭也要买回家。前几年做继续教育工作的时候,还写过一篇《学者生存》的文章,告诉大家学习是终身大事,要活到老学到老。现在自己呢,工作基本是简单的重复,八小时之外,除了应酬吃饭,就是看孩子、陪老婆。上次那本《经济学》,放在床头二十天,只看了十来页,最后又放回书架去了。
其实这次也有几本中意的书,但总觉着网上能荡着,图书馆能借着。其实心里明白得很,许多有思想、值得读的书,一般也就发行个几千册,阅读范围窄,很少有人会吃力不讨好地把它们放到网上的。还有,单位图书馆藏书只一万七千册,这几本书没有的可能性很大。这些都是借口,归根到底还是女儿出生后,自己将更多精力和希望放在女儿身上,进取心在不知不觉中弱了,不愿掏几十块钱去买书。
女儿则不同。她的小脑袋里充满着对这世界、对知识的好奇。我都能想象得到,看到这么多书,她会多么兴奋,会在我脸上“吧唧”、“吧唧”连亲几下,然后捧着书坐在小床上,缠着我为她讲述。用不了多久,书中许多段落便能一字不落地复述了。单从求知欲而言,三岁多的女儿实在已超过三十多岁的我几倍。
上次同学聚会,哈尔滨那哥们儿说什么来着:“我都能看到你退休时的样子了。”当时还以为他指的是自己在事业单位,相对稳定,很少变化。现在想来,他实在上发现了自己进取心减弱这一事实而出言警告。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搞过继续教育的我太清楚不学习不读书的后果了。那哥们说得实在客气,这社会,知识更新比川剧变脸还快,不学习不读书,想混到退休,门都没有。到了那时,恐怕该是女儿给我买书,让我补课了。
哎,与其到时候亡羊补牢,不如现在好好修圈。我重新挤进买书的人群,这次不给自己淘几本好书,就不回去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