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029
(2014-05-19 21:06:01)
标签:
爱情处女作刘广雄青春昭通一中文化 |
分类: 我的作品 |
4月10日
白浪
在语文老师辛广的提议下,我们班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活动。大家都高兴,这无疑是显露才华的机会。大家同学在自愿的基础上,三三两两自由组合,自写自编一份手抄小报,算作一次语文作业。虽然全国各地各中学的文学社如雨后春笋一般,但每每春风吹到小镇时都已是秋天。
喜欢语文的同学全力以赴,过了一个星期,小报全交上来了。辛老师叫我们几个班委帮他阅览阅览。能够对自己周围的同学的能力先睹为快,我们都很乐意。
《小草》,俗套;《风之恋》,谁的?名字挺别致的,一看内容,平平淡淡。哦,才想起来这是支日本歌曲的名字;《大鹏》,好狂!一定是几个野小子办的,果然,足球占了二分之一强的篇幅……
我也许是内向型的人,我没有乱翻乱找林枫的大作。近来,我越发确信了,我是在“想”林枫。在一丝惶恐之后,我又安慰自己,我快满16岁了。在以前,16岁是“佳人”年龄,可以做妈妈的了。再说,“想”和“谈”这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就让这份淡淡的柔情自由自在地生长吧,像那爬满栅栏的蔷薇枝。
我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我熟悉林枫的字体。哦,在这儿了!我轻轻地拿起来,这一份,我是要拜读的。
林枫是不群的,从这儿就可以得到一个证明,他一个人独立办了一份,似乎不愿意和什么人合伙。三个生涩怪辣的大字:《鹅卵石》,嗯,是少见。
由于篇幅所限,这份小报只有一首散文诗《鹅卵石》、一篇小说《山韵》。最后的空白处有两句话:“我找,我找,我不找别的,我找我自己。”像一丛草叶。
《鹅卵石》这首散文诗是“代发刊词”的,我读了两遍。
……你是山的儿子,妈妈把你托付给大江。你是大河之魂的一部分,沉重地拖着疲惫的脚步,你从大河之源走来。千年万年,铸成你顽强的渴求。妈妈跟你说过,妈妈又是听远方飘来的白云说过,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大海。大海是蓝的,因为深而发黑。在大海上有白色的鸥鸟托来太阳,那儿的太阳比山顶的大;那儿也有风,那风是咸的;沙滩上有贝壳,有穿粉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欢叫着跑过。于是,你走,磨平了体外的锋棱,只把些梦想变成纹路刻在体内。有人把你和愚蠢的鹅之卵并提,你不屈辱,你不言语,你知道,只要走呵走呵,就能看到大海,托白云给妈妈捎个信。
一个未成名的诗人,在河滨浅唱低吟,惊绝于你的执着,拾你置于他的书桌,给他以永久的砥砺。你终于看到了大海,在画上,还有一艘有很多帆的船。夜里,你悄悄地叹了口气,遥远的允诺永成泡影。但你不恨不怨,这儿也是一个蓝色的港湾,也会有一只鸽子在清晨带着清亮的鸽哨飞向蓝天……
又是一阵失落的迷茫。每每读林枫的诗,我总觉得他是在写他自己,这次也不例外。他是说他有坚强的信念,美好的理想,执着的奋斗,但因为别的原因,他只有帮助别人去成功。叶秋?我心里忽地一悸,他是在咏叹叶秋?我悄悄地呆住了,我真的有些不懂了。
小说名为《山韵》,写的是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青梅竹马,都是山里的孩子。在山区小学同上小学、同上初中,女孩和男孩都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了。有一天,男孩的舅舅来了,要将男孩带到山外去念高中。走的那天早上,女孩默默地送他,没有说什么话,只送他一枝小小的三叶竹。文章写得缠缠绵绵,跳跃闪烁,给人一种眩目的绿的感觉。我忍不住轻叹了一口气。好像有些无病呻吟?或者说是太阴柔了些?我应该这样评价。哦,我又想到了叶秋。这里,不是又有些叶秋的影子吗?我一阵烦乱,是担心林枫老在儿女情中不能自拔,还是别的有点什么?
辛老师走到我身旁,拍了拍我的肩:“怎么样?”他显然注意到了我在看谁的。我的脸一下子泛红了,语无伦次地说道:“嗯,可以,比我的好!大胆得很,只是好像柔了些。”
辛老师点了点头,又挥了挥手,迂极了:“此子必成大器。这手文章,可居你们班之首。我们班要以班级的名义出一份小报,我想叫他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