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格力士》

(2006-06-23 00:33:02)
分类: 读书

《英格力士》

长篇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当红读物

作者:王刚

 

在我看来,《英格力士》远远不如“权威评论家”说得那么动听,事实上,这也是“人文社”打造自己话语和出版霸权的一种炒作。小说好看是无疑的,然而,我怀疑,作为一个孩子,对母亲,对父亲,对师长,对朋友的颠覆达到这样的程度行么?我对孔老夫子的“子为父隐”是深表赞同的,所以我认为是不行的。这是由我和王刚的价值取向不同所决定的。话又说回来,王刚在小说背后反复强调的,恰恰就是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颠覆。

小说中的父亲和王亚军,是两个绝对失败的男人,包括叙事事我(刘爱),也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这里边包含着一种强烈的受虐情结,奇怪的是,在王刚这里,受虐既非英雄,也非欢乐。

由个人性情出发,我不喜欢内心过于柔弱、过于辛酸的男人。我奇怪地发现,青春岁月里,我没有姿态辛酸或沉思的照片。沉思的背影,我的朋友老虎是有的,他比我高三届,恰好是我的师兄,老孙把他们初中教毕业后,接手了我的班主任。老虎高中毕业时,给了我一张120相机产生的标准图幅照片,当然是黑白的,他站在元宝山上,侧对着我们,外衣或是书包搭在肩上;辛酸的照片,我弟弟有过,也是元宝山,135相机产生的五寸片,彩色的,我弟弟垂首看着一朵我不知道名字的花……我没有这样的照片,我的青春照片全是绝望、愤怒、迷惘,大多都是眼神不定的。

什么样的作者性情决定什么样的作品。

作为一个六零或七零版的男人,如何你想在你的同龄女人中找一个情人,《英格力士》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你可以介绍她读这本书,然后你们一起回忆往事,谈论最初的性,随后你们上床,激情崩溃后为艾滋和家庭担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