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江波
南江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256
  • 关注人气:11,3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推荐】班主任就该用“爱”管学生!

(2009-08-29 12:29:05)
标签:

郑渊洁

教育

校园

班主任

无畏

管理

分类: 教育视点

班主任就该用“爱”管学生!

--就教育管理问题与郑渊洁老师商榷 

/南江波

 

平时很喜欢看郑渊洁老师的博客,也十分赞赏他的很多教育理念。但近日看了郑老师的《教育不是管理》一文,实在不敢苟同。郑老师认为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强调“班主任就该管学生”的规定让他感到遗憾。他说,如今的中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管得不是少,而是偏多。教育不是管理,是示范和引导。因此,在开学前夕,应该在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看到的是以下标题:《班主任就该爱学生》,如图所示:

【原创推荐】班主任就该用“爱”管学生!

无知者无畏。不难发现,郑老师错把教育管理与爱对立起来了,因而才敢于向教育部的权威挑战。

其实,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针对的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这可不是小问题。不敢管,就是逃避责任,试想,一个教师连工作责任都不敢承担,又能指望我们的学生将来承担什么社会责任呢?

 再者,“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规定》第十六条)并没有说就不爱学生,“采取适当方式”也不等同于可以辱骂、体罚学生。相反,《规定》保证和维护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合法权利,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不再缩手缩脚,可以适当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这对班主任、对教育都不是坏事。

老师说,教育不是管理。但是,没有了管理的教育还能算教育吗?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处于成长多变期的受监护的对象,没有管理,放任自流,岂不误人子弟?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认为这话过于绝对,抹杀了事物的差异性和相对性,对老师是不公平的。因为有好就有坏,有优就有劣,有文明就有愚昧,有进步就有倒退。尽管事物都是可以转化的,但这种转化必须得有一定的条件,“严”与“爱”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如果说在一定时期内,确实有“不会教”的老师,那么也应该承认会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提倡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绝不意味着就可以放松管理,不讲原则,取消批评,绝不是迁就不合理的要求或容忍不守纪律的行为。相反,任何人性化、情感化管理都须以制度化、规范化为前提,尤其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处于受监护地位的学生来说,严格管理更是确保其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出了问题害几代。”承认教育就是管理,正是对学生这一特殊的受教育对象的尊重。不仅要让教师学会科学管理学生,还要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管理自己的行为、学习、成长等,最终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的教育理念是不排斥管理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当然,老师认为班主任就该爱学生,这与管理并不矛盾。但学生打架斗殴、恋爱、网瘾、逃课等问题,不是光靠爱就能解决的。学生该管,更该爱。管与爱,在教育管理中是有机统一的。没有管理的爱是宠爱,是溺爱,是假爱,是苍白无力的爱;没有爱的管理是冷漠,是苛刻,是严酷,是机械的管理管理的背后是关爱。把管理引领上升到了爱的层面,也就显现出人性化的一面,成为一种人为关怀。

正确的教育应该是以爱为本,严格管理。因此,郑老师的文章或许可以改为:《班主任就该用“爱”来管学生!》。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nanjiangb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