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奇十年励志回忆录《走在娱乐界的边缘》连载 3

(2007-03-08 01:05:29)

二  结婚时不知未来在何方?

山丹丹/那一天我离开了你/你的影子就烙在了我心上/山丹丹/从分别的那一天起/你就把酸楚藏在心底/

山丹丹/你为什么不把我留下/为什么你用笑容为我送行/山丹丹/我朝着太阳奔去/我把背后的影子留给了你/

山丹丹/我是天上的风筝/你就是那牵风筝的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我的心流浪在远方/

山丹丹/不要把我牵挂/有一天我会回到你身旁/山丹丹/不要再把心伤/我的世界永远是你的梦想……

——山奇《山丹丹》


1995年的1月8日,我结婚的日子。望着娇美的新娘丹,我不知未来在何方?那天的气温高达20℃,这在南方的冬天是罕见的现象。记得最初10月份给丹买结婚礼服时,我俩一眼就看上了一件红色的镶满亮珠的镂空礼服,贴身穿特别漂亮,都忘了将在冬天用。买了以后我开玩笑说,老天也许会帮忙,让我们结婚的那一天气温升高。其实内心一直不相信真会如此,但是后来老天真的有眼。我知道,老天一直很善待我。

婚后的日子很贫乏,丹是一个喜欢计较的人,不大度,一扫婚前我对她的感觉。每天要使小性子,不知怎么着就不高兴了。不知为什么,只要我多关心一下我的父母和兄弟,她就生闷气。而我是家里的长子,我习惯于承担家里的一切。看来我俩的磨合期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都不敢想象今后的生活。

丹是一个不太爱读书的人。记得以前我送给她一本书《简"爱》,我说一个女人至少应当看三遍,可是她根本进入不了书本的世界,思想很简单。丹是我恋爱过的女孩中最漂亮的,却是最缺少内容的。

1995年春节过后,我接到表妹珍的电话。她所在的酒店大堂钢琴师不告而别,需要我救场。其实,我那两下子三脚猫钢琴技术是蒙不了内行人的。好在酒店远在市郊,内行人少。为了救场,也权当练琴,就硬着头皮上了,只要你自信也没人怀疑你。穿上西装还挺帅,第一天弹琴,看着客人在豪华的餐厅里吃饭,我的脸上在发烧。从未这样为人服务过,一个客人送了10块钱小费,我把它退了回去,我的自尊让我很矜持。这样弹了三个月,琴艺是提高了不少,但每天单调的演奏让我烦躁不安……
三  藏在心底的一颗种子

“我那时候经常想起的是在北京学习的一段往事,那是我藏在心底的一颗种子,一种无力的萌动,那就是到北京去”,我对我的未来说。

“那是1993年的事吧?为何选择去北京?”

“1993年的时候,我去北京参加中国轻音乐学会举办的作曲培训班。当时只是因为我在无锡写歌写了很多年,也获了不少奖。但是在那个地方我没法把它变成音乐,有很多制约。地域、环境等,条件不具备,同时我需要深造。音乐虽然是天赋的,但我还是想通过学习扩大一下自己的视野,接触更多的人。所以1993年到了北京。我记得是春天的时候,北京柳絮似雪”。

“在北京的哪个地方?”

“北京理工大学。当时住在学校感觉特别好,离开大学很多年了,我依然保留着校园情结。

“1993年4月到的北京,总共两个礼拜的课。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人,分了两个班。一个作曲班,一个演唱班。我想,我是自费来学习的,不想做太多的义务劳动,踏踏实实坐下来,不张扬。就读书、上课。

“但是没几天,不断地有人来跟我聊天,课后、饭后散步。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我比较热情,身上有一种亲和力。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太隔阂、太冷漠了。我每到一个地方经常会有人说,一看你就是与众不同。到今天我都不知道什么地方不一样。

“那时有人会跟我诉说他们的情感问题,也有一些人谈到前途的茫然。到了结业的时候我主持了汇报演出。因为我以前干团工作也经常搞活动当主持,所以这方面有很多经验。

“当时大家住在不同的宿舍。记得隔壁的一个黑龙江的音乐人跟我说:‘你知道吗?我们宿舍每天晚上睡觉前聊的话题就是关于你。’

“‘说我什么?’

“‘说你这个人将来肯定能够非常地不一般。’

“我从小就喜欢跟年长的人相处,我觉得可以得到很多经验和感受。老家有一个朋友比我年长,叫陈志林,他跟我说过,农村的聪明人到城市去依然是聪明人,城市的傻瓜到农村去依然是傻瓜。

“我到每个地方,很多人都会被我吸引,希望跟我聊天,希望跟我沟通,在老家也是一样。所以我永远在赋予别人、帮助别人,但是没人能够帮助我。特别是我精神上的困惑、孤独,好像没有人能够帮我,好像都不会觉得我也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慢慢会形成这种习惯。

“做每件事,到每个地方,我都会把一潭死水搞得热气腾腾。所以我会不由自主地成为一个群体的中心。

“那时候,我还写了一首歌‘生日的祝福’,到97年在北京录了音。当时还去拜访过几个老师。”

“好像有付林、张丕基等人?”

“对,他们给大家上课。因为我希望在音乐上得到一些帮助和指导,所以我上课很认真。我想起现在的年轻人,看到他们就会想到我当年,茫然,不知道怎么做?老是有很多希望和想象。所以我现在对年轻人会尽量给予他们一些指点,我觉得这很重要。”

“那时有没有想到在北京发展?”

“没有。那时上了课以后,我觉得在北京我心里特别地舒服,我好像是为北京而生的。

“其实我对北京也不了解,尽管之前也来旅游过,但我没有真切地生活过。我只是在北京见到、接触到了一些人。

“培训班之后,我内心深处真的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留在北京。其实是在心里种了一颗种子。在回家之前,我把大部分同学一个一个送到车站,我最后一天才离开。我记得当时很失落,后来说过再也不送人了。”


“1993年有一个人我不得不提。我后来去北京有他的因素,他属于一个契机。他叫H,当时我在作曲班,他在歌唱班。他是山西的一个男歌手,以前在山西歌手比赛中获过第一名。他在结业时唱过我的一首歌‘今夜我们是不是应该分手’,歌词是我老家的一个朋友肖炜写的。

“我们两个人说好一起出去拜访。当时如果是我自己一个人,我就不一定出去拜访了。那时候是4月份。4月的北京刮着大风,我记得大风把北京站的一块大广告牌给刮倒了。

“我和H都住在理工大学。有一次我们坐地铁,坐到公主坟去海政找付林。我当时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没有这个意识。到了海军大院,又打听付林老师住在哪儿。因为帮H,所以我就坚持找。天开始热了,最后找到了付林老师的家。我记得我还采访了付林老师,录了音,回到无锡还在电台做了节目。那时候帮助H是我的一个动力,结果我也得到了一些受益。

“我跟H说,‘你唱得特别好,应该留在北京,只有在北京才有发展’。我当时就是这种感觉,我觉得在外地的歌手再好、再第一名,也就是地区上的第一名。

“我的性格就是永远从零开始。我喜欢从零开始,不断地归零,我觉得这是心态的一种调整。不要老想着我以前怎么样,我现在应该怎么样,没用,永远归零。只要是人才迟早会出来的。”

“1993年说服H归零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

“没有想到,我只是觉得我喜欢北京,我想留下来,但是我没有留下来的任何理由。我的感性告诉我应该留下,但我的理性告诉我没有理由。感性和理性不断地交锋。这颗种子种下以后会不断地生长,所以后来就潜移默化,一点一点生根发芽了。

“其实那时候和H只是说说而已,他回了太原,我回了无锡。中间有一些沟通,还经常写信。

“记得在北京逛王府井书店的时候我还买了一本《乐理基础知识》送给他。他和我一样,也是学中文的,也做过团的工作。我们回到各自的地方之后,我还鼓动他去北京发展。然后一晃就是两年,1993年到1995年。”

四  决定去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