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面对的永远是将来(上)
——山奇国际广播电台访谈录
2006.12.
主持人:山奇老师,您好!
山奇:你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你能够在百忙之中过来参加我们的专访。
山奇:我也很高兴,国际台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台,因为它的声音可以传播到国际上去。其实以前也有采访过我,是录了音在国际台播出,当时我觉得国际台有人听吗?后来没有想到一个很久很久没有联系我的人打电话说,我听你在国际台里说话。
主持人:满开心啊,。
山奇:挺好的。
主持人:我觉得您现在在给我们国际台做广告,谢谢。其实听到您的名字已经听过很久了,很多年前就听过,包括在我们电视当中,尤其是音乐盛典当中,凡是我们后面的字幕也好,包括有一些我们幕后的指挥、策划都可以听到您的名字,看到您的身影。但是有很多人会觉得,不知道您是什么样子?就是无法看到您长的什么样子或者说您的性格是什么样子?
山奇:还是幕后为主。
主持人:其实我现在也算是给我们听众朋友们做一个简单的描述,我觉得山奇老师就像我们刚才聊到的一样,不是我们之前想到的那样,很多人觉得您是一个很酷的人,但实际我觉得跟您接触是很亲切、很随和、很自然的人。
山奇:对,因为很多人在没见我的时候觉得很害怕,也许很傲慢无礼。
主持人:因为您曾经的工作和职位是高不可攀的。
山奇:其实是误解了。(笑)我觉得对于人,他的工作和性格是没有关系的,就是工作和人是没有关系的,应该分开来。但是很多人往往会觉得,包括某些人也会把工作的位置就当做自己了,觉得他就是高不可攀的,就是不可一世的,就是伟大的,其实不对,人其实很渺小,只不过有些工作比较伟大。
主持人:很有哲理。听到你的名字山奇,我一直觉得山奇会不会像很多艺人一样是您起的一个艺名,为了在江湖当中叫上比较顺口或者说比较容易出来这样的一个名字。
山奇:我买飞机票就是山奇。(笑)
主持人:那肯定没有问题。(笑)
山奇:我觉得名字很重要啊。我的名字很有诗意的啊,苏东坡有一句诗叫“山色空蒙雨亦奇”,是描写西湖的。
主持人:恐怕没有其他的名字比山奇这个名字更符合自己?
山奇:不知道,我觉得名字其实就是一个符号,叫久了就跟自己对应上了。
主持人:另外,现在有很多人喜欢称您是大腕,我们很多业内人都喜欢称大腕,山奇老师,您怎么看待大腕这个词?
山奇:我觉得这个是调侃了,没有什么大腕不大腕的,其实我最喜欢的称呼是山奇,不知道什么时候每个人都开始叫我山奇老师,包括艺人也这么叫我。
主持人:刚才我也这么叫的。(笑)
山奇:有一次我跟我的助手说,我说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叫我老师,是不是我现在长得很老啊(笑)。
主持人:绝无此意。
山奇:他说不是,是因为觉得你的资历老了(笑)。
主持人:其实我觉得就像刚才您说的无论是自己的名字也好、老师也好、大腕也好,只不过是对于您的欣赏和尊敬。
山奇:后来我也就习惯了,反正大家没有什么坏意嘛。
主持人:没准将来还会出现其它的更奇怪的名字。
山奇:我觉得挺好。(笑)
主持人:另外我知道山奇老师十年来做了很多节目,包括Cannel
[V]的《非常中国》、凤凰卫视的《音乐无限》、MTV的《天籁村》、《光荣榜》等等,而且还做了一大批的音乐盛典。
山奇:CCTV—MTV音乐盛典,现在很多人都说感谢CCTV、感谢MTV,成了流行语了。
主持人:我们很多人会觉得这么多年、十年下来做了这么多事情,应该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你觉得自己现在够成功吗?
山奇:很多人都问这个问题,我说过其实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是从来不认为自己成功的,一个老是认为自己成功的人其实他并没有成功。
所以成功对我来说,我觉得目前所做过的这些事情、所经历过的十年的道路,我并没有把它当做是成功,它只是我经历过程中的一个客栈。对我来说,我的未来还有很多的路要去走。我写过一篇文章,我说其实一个人做人成功了,一切都成功了。
从自身性格、思想、胸怀、境界等等各方面来说,成功有两种,一种是名利的成功,一种是人格的成功,我更注重的是后者,那才是真正的成功。名利都是外人给予的,不可能永远属于你自己。
主持人:身外之物。
山奇: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要离开你的工作环境。你是明星,你有一天可能就不唱歌、不演戏了。但是做人成功了,那我做什么它都跟随我的。
主持人:我觉得你一直没有回答我这个问题,你自己成功了还是没有成功的?就像你刚刚开始说的那样,一个成功的人是不会觉得我成功了。
山奇:我这么多年一直在做一些事情而已,可能大家觉得做的比较好而已,我并没有觉得有多大的成功。
主持人:与此同时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您刚刚说了十年当中做了无数的事情,做了无数让大家高不可攀的,甚至让大家觉得非常羡慕的事情,您现在又在读研究生,同时又从事着其它的工作,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山奇:其实十年来特别特别辛苦,做电视,每天都很辛苦的,没有白天、没有晚上,没有节假日,做电视最有感受的就是,每年提前过节、提前过年,都要提前做好节目,否则假期没法播了,都在赶东西。后来我觉得这个生活可能对我来说要转变一下。
主持人:太累了。
山奇:我觉得要感受一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为我没有时间跟老朋友见面,也没有时间去建立新朋友的关系,所有的关系都是工作关系,我觉得这个状态不对,所以我在04年底就辞职去北大读哲学系美学专业的研究生。
主持人:当时就是出于这些原因吗,是希望给自己多一点时间,让自己生活当中多一点休闲的或者跟朋友交流的时间才去读书的,就这么简单吗?
山奇:就这么简单,我想回归真实的生活,我想这样可能对我来说更真实一点。我到了北大以后我觉得这个选择特别正确,因为我在学校的时候有了一个家的感觉,有了一个精神的回归,因为我们同学之间有很多人都有一些沟通,精神层面有一些对话,跟我在娱乐界或者音乐界、传媒界这个领域里接触的人不是很一样。
主持人:我觉得您这点说的很对,我们知道在娱乐圈当中,似乎给我们普通人的印象会是比较浮躁的、比较繁华、比较热闹的,学校里面的生活比较清苦,比较单纯,又比较纯净。
山奇:我觉得特别好。
主持人:可是我会觉得突然从那样一个状态当中转变到学校这样一个比较沉静的状态当中,您当时不会觉得失落?
山奇:不会,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失落,但是如果会失落他就不会选择这样的环境。对我来说没有把任何东西当做是我的,所以我可以掌控所有在手里出现的事情,我今天在校园就当一个学生,心态很平和,每天看着早上的太阳上课,那时候我在博客上形容,我说当阳光透过树叶的时候,那种灿烂、那种平和、平静,年轻的学生在身边走动,操场上、篮球场上有很多奔跑的学生,我觉得特别开心、特别好。老师的讲话又那么生动,很有精神,很有思想,因为我们学的是美学嘛,中西方古典美学、现代美学,美学其实是属于哲学范畴的,跟哲学有关,是一种精神的体验。
主持人:就是说你在之前已经预期到了去学校读书的时候会有哪些美好的方面,找出了吸引人的地方?
山奇:没有,我其实有点误打误撞,当时选择读书有好多人推荐,说你可以去清华大学读新闻、电影学院学导演、传媒大学学电视,我觉得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都是做过了。
主持人:轻车熟路了。
山奇:对,而且我觉得没有什么新意的东西,我说我读书不是为了得到一张文凭、得到一个学位,后来我就选择了北大的哲学系美学专业,我觉得这可能跟我的内心、跟我当时的需求有相通的地方。
主持人:说到读书,你当初在江南大学读中文系,但从小就是一个特别喜欢音乐的人,当时有没有想过读音乐学院?
山奇:有。我后来读完中文系以后我特别想去作曲系,因为从小就搞音乐,那时候开始报名了,南京艺术学院作曲系,我去报名了,他说你不能有两张文凭。
主持人:您是退而求其次然后选择文学。
山奇:不,我读完中文系以后,已经有了文凭以后。
主持人:双学士。
山奇:对。当时还想要作曲系的文凭,去报考,他说不行,不能报考(笑),所以我说他隔断了我对音乐的职业的梦想。
主持人:现在做了音乐人,做了这么多大的节目的制片人,还出了书,我觉得当初的理想现在都实现了。
山奇:我是一个顺其自然的人,我觉得任何的想法只要去想都会实现的,但是我不会刻意一定做到什么,很多事情是随着自然走的,遇到什么做什么。十年前到北京闯荡的时候我带着音乐的梦想,因为我写了很多歌。
主持人:那时候希望当歌手还是当一个音乐制作人?
山奇:当一个词曲创作者,但是我没法把我写的东西变成声音啊。
主持人:我觉得您的声音蛮好。(笑)
山奇:但是要有环境、要有钱来制作,或者录音、进棚,有人来唱,这些我觉得在老家无法实现,所以我就抛弃老家的一切到北京来了。没有想到后来做了电视,做就做吧,没有想到做得很好。但是我觉得这十年我能够掌控的原因是我在老家的铺垫,因为我一直崇尚建立金字塔的基础,我一直说要做一个金字塔,不要做一个T字型。
主持人:对,底子比较厚。
山奇:金字塔底子打得越厚,就可以越高、越稳固。所以我觉得现在很多年轻人比较功利、比较急功近利,这样是不对的,这样你做不长久,一定要把基础打的非常扎实,这样你遇到什么就能够做什么。
主持人:其实我觉得您的这段经历会让很多人比较嫉妒,为什么?因为之前没有一个细心的安排、没有详细的计划,但是一路走下来又非常地顺利,然后走到今天之后很多人就非常的羡慕。当初你在年轻的时候,刚才你也提到了到北京做了北漂一族,我们知道北漂一族是很辛苦的,生活、经历、心理,这本书里面都提到了,非常辛苦,那个时候你没有后悔吗?
山奇:没有,我从来不后悔我做的任何事情,而且我没觉得我苦啊,尽管这本书出了以后,我老家有一个以前的老朋友打电话说,她说我看了你的书流泪了,她说我从来没有为一本书流泪过,我说为什么啊?她说当年多辛苦啊。但我自己没有觉得啊,我觉得我离开了老家,挣脱了传统的环境的束缚,到了北京我觉得特别快乐,我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我的心灵在唱歌,我说我每一个毛孔都透露着快乐和自由,所以那种苦和这种快乐来比不足挂齿,就是那点点苦根本不算什么。
主持人:还是你当时的心理素质比较好。
山奇:对,我的心态比较好,我是有我的目的,不会因为这些苦就停止我的脚步和追求,所以我觉得人生还是要有理想。我现在跟很多年轻人说你要唱歌、你要演戏,首先你要想好了你是为了什么?你是为了名利,那你就不要做,因为这种心态很难坚持到最后能得到名利的那一刻。
主持人:而且很难有满足。
山奇:对,一定要热爱。你只有热爱了,才会去坚持,才会在风雨之中依然执著地追求。你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最后得到一个结果。哪怕没有得到结果,但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去体会快乐,这是一种财富。
主持人:所以现在北漂族当中,有些人就像您一样成功上岸了,有些人还在里边漂着,有些人游回去了。
山奇:当时我就是想应该回去还是留下?我那时候在矛盾。有朋友说,有些人要劝他回去,因为他不具有这种能力,但是你,我要劝你留下来,你应该坚持。这种鼓励我觉得特别重要。
主持人:他从你的身上看到了你能上岸的能力。
山奇:我记得有一次见了一个老家的朋友,聊天,那时候也是在北京漂的时候,做自由撰稿人的时候,她说我觉得你有一天会出名的,我觉得你的这种性格、这种思想肯定会出来的。我说为什么啊,我都不知道。(笑)
主持人:现在你应该感谢她,因为她的语言支撑着你。
山奇:其实有时候人们看到的是你的性格。我一直觉得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这种性格预示着你做事朝哪个方向走。虽然不知道你会在哪个行业里出来,但是这种性格肯定让你做什么都会小有成绩。
主持人:说到性格我也觉得,因为跟您接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有感触,不管从文字当中也好,包括跟你聊天当中也好,觉得您是一个很感性的人。
山奇:我是一个特别感性,但又是一个特别理性的人。(笑)
主持人:是吗?
山奇:对。男性往往一般都说理性要多于感性,但是我觉得做音乐的时候感性是多于理性的。在我身上,我在做什么的时候我会用什么状态去对待。在工作的时候我特别理性、特别原则,我那个时候80%是理性的。
主持人:只不过我们现在在直播间里。(笑)
山奇:对。我在做音乐或者做文字或者与人交流的时候,我是特别感性的,我特别能够把自己的状态感性地表达出来。我觉得很多人很难做到感性和理性的这种结合,但是我能做到。
主持人:其实再回到我们这本书上来,《走在娱乐界的边缘》,十年当中无论是做策划人、制作人、音乐人,我觉得一直处在娱乐界的中央,或者至少说是这里边的中流砥柱,怎么说是边缘,这个边缘从何而来?
山奇:我说虽然我的身体在中心,然后其实我的内心一直在边缘。我站在这个边缘,理性地在看待这个行业,这就体现理性了,所以我会用我的原则来对待。因为如果感性地对待你会没有原则的,你会把自己沉沦到这个漩涡里边去,所以我一定要在中心和边缘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