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奇日记——《云南·印象》(3)
车在谷底往前开,两边的高山疾驰往后,让我想起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车从一个小路拐进,穿过古老的土房子,石子的小路,来到了一颗千年古银杏树。树粗大多枝,想来阅尽千年风雨。树底下有一洞,有被人烤过的痕迹。受过风雨历练、火烧之痛,仍然屹立不倒,可见顽强之品行。
周边青山寂静、农田翠绿,田园风光,这边独好。
又开始上山了,这是维西。塔城山上有达摩祖师洞,很有名,有许多人上去朝拜。
过了塔城前面是其宗,旁边有金沙江,江的东边是中甸香格里拉,我们在西边维西。
过了桥前往香格里拉。2号从香格里拉出发,今天又回去,还有100多公里。沿着金沙江向前,江水也是浑浊的、土色的。两边的房子都是石块垒成的。
金沙江,让我想起了“金沙水泊云崖暖”。山上有瀑布,飞流直下金沙江。听说瀑布出口处有一水帘洞,是十几平方公里的溶洞,很大,但还没有开发,今天无缘一见。
金沙江水往下流,我们往上走。
江很宽,对岸滩上的人显得很小。金沙江比澜沧江宽多了。
山脚路边开着一簇簇紫色的野花,幽幽的,很漂亮。
有一枝红花开在山脚,独自无人赏,美丽却孤独。
看看江对面,山脚下的小白房子很漂亮。真想拥有一栋,住在这寂寞的荒野,是一种自我的审美。
路边有几棵向日葵,含笑站着风中,朝着太阳,很灿烂地开着。
山上有小路的痕迹,据说是从前的茶马古道,很险要,很窄。通行一匹马的宽度,但现在已经毁了。
路边不时有水电站经过,这是我这次最大的感受,水电站很多。山很高了,金沙江出现在我的脚下,很遥远。
不时地飘下一些雨丝。真怪,晴一阵雨一阵,跟人的心情一样。
在拐弯险要处,两车交错,特别谨慎,司机的技巧和经验缺一不可。
坐了三天的车、走了三天的山路要道,说实话经常会产生一些紧张感。其实开始一点都不紧张,时间长了反而不安。
在半山腰,有一村叫居加,是扶贫工程之一。对面山腰上有一水渠,沿山体蜿蜒,这是引水工程,村民们用水的来源。这里的公路旁都有水渠,引水之用。
一阵雨过,又出太阳了,有一烽火遗址,是从前打仗传递信号用的。朱元璋时期以及民族之间都有过战争。
峡谷对面不时有一些古老的石头房子,很古朴,很老旧,很沧桑。
我们三天总共开了700—800公里的山路,司机说不象高速路上可以开快。但他在高速路上也只开
100码,“人是很脆弱的,140码以上出事人都会没命的”,他说。
“有林泉不干,天旱雨淋淋”,路边的牌子很有道理。
山越来越高,山边的一树一树的野白花,一片片,很清香。看到了大坝上的高山湖泊,像绿镜,也像彩色的翡翠一样。
在阳光下,连绵的山峦,云雾遮顶,层林尽染,呈现不同的明暗色彩。由远及近,墨绿、黛绿、深绿、浅绿、翠绿、碧绿……。
从山上往下看,盆地内一方块一方块的农田和星罗棋布的房子镶嵌着、交叉着,很怡人。
又开始飘小雨了,天上阴云密布。山头有云但天空很亮,山路曲折向上,我们的车朝前开着,就像通向天堂……
下山了,看到了遥远的纳帕海,草地呈翠绿色,看到了香格里拉机场的跑道泛着白光。2号刚从那里下飞机,今天又回来了。
香格里拉,梦中的天堂……
对于香格里拉,我没有更多的语言来形容,其实也无法用语言形容,只有一个字来表达——“美”。至于说如何美?那就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去体会了。每个人对事物的审美是不同的,大家自己去寻找形容美的语言吧。
晚上入住青年宾馆,这是司机何师傅开的客栈。环境优雅,居室干净,是国际连锁宾馆。有一女孩儿说过两天要去虎跳峡徒步,还有两个法国人也正在打听路线。
天空下起了大雨,我安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