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投资札记 |
永远不要预测市场
----答群友为什么坚决不做波段
2008年6月11日,群友留言建议我改变不做波段的股票投资方式,不同意见交流,促人思考并进步,欢迎朋友的建议。对这个建议问题我好好想了几天,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坚决不做波段。
一、对群友建议的个人理解
群友认为“看看0488的操作吧,第一次高点20.38时,我们期待你预测的第一目标位23,结果没达到。然后,就是4月2号的大跌12.66,好不容易再次反弹到18
的确事实是如此,但这一切都是站在事后的假设。谁能预料国际、国内股市会跌成这样?当多少专业人士、机构都还在争论牛熊市时,却不想熊市以这种惨烈迅速进行中!谁能保证把握好波段每一个高低点?如果有这种能力,干脆不如把握好每一天的股价高低点!谁能保证在相对高点卖出晨鸣纸业后就离场或不会去换股?为了投机而所换的股,如果不了解,敢持有吗?据了解,身边从去年11月开始一道买晨鸣纸业的朋友们,多数有的因上述原因持股成本比我高出许多(他们做短线做坏了心态,在这种动荡市,患得患失,总是高买低卖!);有的换了股,总体损失超过50%的多得去了。
呵呵,假如所有假设都成立,那一定是上帝在和你开玩笑!
二、预测股市无效
预测经济和股市的走向,比预测天气还难。股市是个“复合调节系统”,就是个“爱尔*法罗难题”,这是一个无解数学难题。任何影响股市方向的因素都在更新、都在动态,而判断者本人所倚重的指标也在变,经济家、数学家甚至命理家上百年来都无法通过模式来判断股市方向,呵呵,我们普通投资者就更不应试图去精确推断股市趋势。
打个别人的比方:“专业投资者就好像是在报纸上进行的选美比赛,每位参与者都必须从一百张照片中选出6张最漂亮的美女照片,每位选中正确照片的人会有奖品。所以每个人在选的时候其实不是在选自己认为最美丽的照片,而是在选被别人认为可能是最美丽的照片。” ,“那些管理上亿资产的基金经理人是这种乱象的主谋者。与其说他们是在预测公司的营运情形,倒不如说基金经理人在预估别的基金经理人未来几天准备怎么做。”,选股和这种选美比赛面临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与变相远多于选美而已,大家作为平等的“市场聪明人”,个体试图精确推测其它个体判断一样是个无解的数学题!
在不可能精确判断别人的判断的同时,要想准确预测公司个体的业绩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把公司放到企业市场中去理解,企业市场也是一个“复合调节系统”。公司本身的预测能力一点也不比别人强,他们一样在市场中主动或被动地迎合资本市场去做业绩,更何况企业经营本身也是动态。也就是说:即使拥上市公司的内线信息,要想获得长期的准确商业预测也一样是不可能的。结论就是:不应该把预测作为价值评估的重点,不要在乎股价的短期波动。
巴菲特说:未来永远不明,想在市场上取得预测共识,终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市场不确定性将是投资人进行价值投资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好朋友。
三、千万不要尝试波段操作
节选查尔斯.艾里斯在《千万不要尝试波段操作》一书中的观点来证明:
就像有“老”飞行员,也有“大胆的飞行员”,却没有“大胆的老”飞行员一样,也“没有”靠波段操作一再成功的投资人。波段操作的短期内,投资人最可能受平凡的共识左右,强而有力的证据显示,想提高报酬率,波段操作不是有效的办法。
别尝试波段操作,原因之一是很多投资经理经验显示,他们大量持有现金或大量投资时,市场的表现一样好,反这亦然。(事实上,专业投资经理通常互相抵消,在第一段期间里,增加现金部位的人数,通常等于减少现金部位的人数)。费雪尔.布莱克(Fisher Black)说得好:“一般说来,无论投资人退出市场或留在市场,市场的表现都一样好,所以投资人有一部分时间退出市场时,和简单的买进长抱策略相比,一定会亏钱”
詹姆斯.赛伯(James Thurber)的经典之作《华特.米提的生涯》一书中用标准普尔500种股价指数的报酬率作为衡量依据,迅速、明确地说明了下述主旨:1926年到1996年,在这段漫长的70年里,股票所有的报酬率几乎都是在表现最好的60个月里缔造的,这60个月只占全部862个月的7%而已,可我们无法确认这60个月的具体时间,如果错失了这60个月,我们就错失了整整60年才能积累到!
“别骤下定论”,主张波段操作的高手说。如果能够避开表现最糟糕的几个月,报酬率将是惊人的。有精心研究波段操作的报告断定:在计算错误和加以成本之后,投资经理对市场的预测4次必须有3次正确,他的投资组合才能损益两平。但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任何大型机构能够持续在行情低落时过场,到行情高涨时退场。根据对行情波动的预测,进行波段操作,失败的情形远比成功的次数大多了。要想把握最好的投资期间,就必须承受最差的投资期间:“闪电打了下来时,你必须在场”。
四、寻找适合自己的赢利模式
我们怎么办?历史终归是要前进的,企业价值一定是增长的。既然无法推断别人的判断,就不要浪费时间去进行追涨杀跌的短期投机,不如老老实实做好功课,去分享社会资金的平均利润率并争取有稍稍超越。我们所做的就是要去专注的挖掘好公司,买入并长期持有,任何外在因素变化、短期股价变化都不会对长期投资和分享企业价值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坚决不做波段是个人从十三年前看台湾人写的《短线法宝》的技术派到现在成长为价值投资者的总结之一,也是认为适合自己的一种赢利模式,我想也是众多投资者要想长期战胜市场的唯一途径。当然我们不排除极个别人有在短期投机中数十年的保持高成功率的可能性,只是根据个人知识范围内了解到,全世界长期的成功投资者基本上都是属于遵循价值投资原则的所谓巴菲特学派。索罗斯长期投机成功案例只是个案,远没有巴菲特投资成功案例的普遍性和推广性。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我本凡人,既然没有天赋异秉,就不望上天厚赐,收获属于自己的、小小的辛勤劳动果实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