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119为什么要管120的事?

(2010-11-11 07:00:51)
标签:

日本

研修

消防

救护

李匆容

李红

朝阳

杂谈

分类: [日本·研修]

 

李匆容/文·图 

 

11月10日下午,企画部龙泽先生带我到东近江行政组合消防本部“见学”。自从我通过翻译向企画部表明,日语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以后回国了还可以自学;但是我呆在日本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想利用这难得的机会更多了解日本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天天呆在办公室学日语后,企画部总算明白了我研修的方向和重点,也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再也不“逼”我天天学日语了,而是给我安排了很多参加各种活动的日程,消防“见学”就是其一。

可是今天的安排并不是我提出来的。我只知道国内的消防部门是负责防火灭火,有时也参与一些救灾应急活动,譬如发生车祸帮着抢救,居民被困帮着开锁解救等等。我也从来没有去过消防部门办公的地方,看一看他们平时的工作情况。因为并不了解,所以也就没有比对,我也就没有将其列入重点研修的内容。但是东近江消防本部的消防长久保先生曾于27年前和龙泽先生一起到中国研修,本部下属的八日市消防署署长谷口先生又是龙泽先生很好的朋友,因为这两层熟稔的人脉关系,龙泽先生把我带到了消防本部。

我提不出太多的问题来,所以只好被动地跟随他们的指引参观,他们介绍什么我就听什么,带我看什么我就观察什么。我甚至把他们的休息室、衣帽间、厨房也看了个遍。东近江消防本部辖八日市、近江八幡、日野和能登川共4个消防署。其中八日市消防署和本部在同一栋楼里办公,54名消防员分两班倒24小时上班,没事就睡在休息室待命。一旦来了指令,马上就要冲向衣帽间穿戴整齐,衣帽间就在休息室正对面。平时吃饭就喊盒饭(日本称“弁当”),双休日没有盒饭就自己在厨房做(点击查看图片:谷口署长向我介绍情况消防员休息室衣帽间厨房)。

从办公楼出来就到了消防车库,除了那红彤彤熟悉的救火车,我还看到了两台医疗救护车。正待我感到奇怪想要发问时,他们把我请上了救护车。谷口先生的儿子谷口雄介去年从青岛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一直想找个中国人练习汉语会话,所以全程陪同我参观,我也乐得有这么一个翻译。他向我介绍说,日本的消防部门不仅负责救火,还负责救助。这和中国一样,也有主业之外的“第二职业”。但是日本的消防部门显然还多了一项职能,即医疗救急(“救急”在日语中专指抢救病人),也就是在中国由医疗机构负责的病人救护,在日本却是由消防部门来完成的(点击查看图片:救急电话119)。

所以在日本,如果生了病受了伤,你打120是没用的,因为日本没有120,只有119。日本的医院也没有救护车,救护车都在消防那儿。这有点不可思议。这一个灭火,一个治病,风马牛不相及,怎么扯到一块去了?要是这人病得严重,你消防员能抢救病人吗?谷口雄介告诉我,这救护人员不是普通的消防员,所以像他爸爸虽然是署长,也不能作救护人员;而是经过专门培训,取得了相应资质的人。这种资质的取得在日本很不容易,需要方方面面的才能。所以他夸赞在救护车上给我们介绍情况的救护员,说他是个多面手,脑袋瓜子非常聪明(点击查看图片:我在救护车上听专业救护员介绍)。

那为什么日本要把医院急救的职能放到消防部门呢?据介绍,因为消防部门处理的问题都是一些情况非常危急的问题,譬如起火了,这起火就会有人烧伤或摔伤,通常消防部门是第一时间得知信息并赶到现场的,所以消防救护员能在第一时间实施抢救。如果还等另外再去通知医院,这中间就有了一个时间差,就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时机。正因为此,就干脆把所有救急救护的职能都放在消防部门。这救护人员其实也就相当于是医生,甚至可能比医生的技能更全面,因为一般的医生只会抢救摆在面前的伤员,但消防救护员还可以把人从危险境地救出来。听了介绍,倒也觉得合情合理。龙泽先生笑着说,以后你要是肚子疼不舒服什么的,记得打119(点击查看图片:我在了解情况)。

正因为日本119与市民如此贴近的关系,所以大事小事凡是困难事,日本人都选择了打119,也所以我在东近江消防本部总指挥室的出警情况电子显示屏上看到,11月上旬东近江消防本部所辖4个消防署因为火灾共出警1次,救急出警195次,救助出警3次,其他出警4次。截止11月10日下午2:47,今年以来因为火灾出警52次,救急出警6394次,救助出警114次,其他出警185次。无论按月还是按年统计,火灾出警都是最少的,救急出警都是最多的,两者相差超过了100倍(点击查看图片:总指挥室累计出警情况电子显示当前出警情况)。

这就是日本的119。

 

2010.11.10晚上、深夜

 

(更多在日期间见闻随想文字及图片,欢迎随时访问本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kui浏览。感谢桃子为本文友情上传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