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礼仪文化:中国古代礼仪有哪些?(图)

(2020-06-10 20:06:31)
标签:

周公

礼记

孔子

礼仪

礼仪形象

分类: 儒家文化
国学礼仪文化:中国古代礼仪有哪些?(图)
国学礼仪文化:中国古代礼仪有哪些?(图)
中华礼仪,天人合一,体现泱泱大国的形象。
…诸葛长青

中华大国,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的发展,也是一部礼仪发展的历史。

中国为何有礼仪呢?

诸葛长青在研究《易经》中看到,我国从伏羲、女娲开启中华以来的礼仪渊源: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

可以说,礼仪是伴随中华民族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什么是礼仪呢?

诸葛长青认为,礼仪就是中华民族几千万年以来流传的言行举止等基本仪表行为道德规范。

在研究国学传统文化过程中,诸葛长青看到,儒家、道家、兵家、墨家等诸子百家都很注意礼仪。

中国最规范的礼仪形成于周朝,圣人周公制订了成套的礼仪。

到了圣人孔子时代,他志在恢复周礼,于是孔子特意整理了《礼记》,希望中华民族流传这个完整的礼仪。

回顾历史,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符合天地之道的泱泱大国礼仪之风。

我国礼记中记录了礼仪的五个类别。

五礼分别是“吉、凶、军、宾、嘉”

1.吉礼:指祭祀天神、祖先等仪礼:

2.凶礼:指丧葬仪礼;

3.军礼:指与军事相关的仪礼;

4.宾礼:指宴请宾客的仪礼;

5.嘉礼:指成年和婚姻仪礼。

诸葛长青这里分享“乐无国学”整理的中华礼仪分类资料。

五礼是中国古代对吉礼、凶礼、军礼、嘉礼、宾礼的总称。


1.吉礼,是祭祀天神、地衹、人鬼等的礼仪活动。虽历代兴革不一,但都极受统治者重视。其行礼十分考究,《通典》曾云:“大唐开元年之制五礼,其仪百五十有二。一曰吉礼,其仪五十有五:一,冬至祀昊天于圆丘;二,正月上辛祈谷于圆丘;三,孟夏雩祀于圆丘四,季秋大享于明堂;五,立春祀青帝于东郊……五十五,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周礼·春官·大宗伯》则云:“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衹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衹。以檀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貍沈祭山林山泽……以祠春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从上述可知,祭天、祈谷、大享明堂、春祭、大蜡、祭社稷、祭山川、祭天子宗庙、功臣配享、释奠、上陵、祀孔子、祀先代帝王、巡狩封禅等都是吉礼的内容。

诸葛长青在研究乾隆年间国学文化历史资料时候,发现乾隆祭祀天地等都是有一套完整的礼仪。令人震撼不已。

2.凶礼,是用于吊慰的礼仪活动。包括丧葬礼(对死者表示哀痛与哀悼之情的礼仪)、荒礼(遇到荒年饥馑或瘟疫流行时,统治阶层表达体察灾情、与民同苦之意的礼仪)、吊礼(当他国或他人遭受自然灾害后,统治阶层派人慰问的礼仪)、恤礼(邻国遭乱时,统治者派人慰问的礼仪)、桧礼(当他国遭敌人袭击而残破后,同盟诸侯筹集财物予以援助的礼仪)等五个项目。后多指丧葬、持服、谥号等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桧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通典》云:“大唐开元年之制五礼……五曰凶礼,其仪十有八:一,凶年赈抚;二,劳问疾患;三,中宫劳问:四,皇太子劳问:五,服(丧服)制度;六,皇帝为小功以上举哀;七,敕使吊:八,会丧:九,册赠十,会葬;十一,致奠;十二,皇后举哀吊祭;十三,皇帝太子举哀吊祭;十四,皇太子妃举哀吊祭;十五,三品已上丧;十六,五品已上丧;十七,六品已下丧;十八,王公已下丧。”概括来说,凶礼都是他国或他人遭受不幸时表达慰问的礼仪。

3.军礼,是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通典》云:“大唐开元之制五礼……四曰军礼,其仪二十有三:一,亲征类于上帝:二,宜于太社三,告于太庙;四,祃于所征之地:五,拔于国门:六,告所过山川;七,宣露布:八,劳军将九,讲武:十,田狩;十一,射宫;十二,观射十三,遣将出征宜于太社;十四,遣将告太庙;十五,遣将告齐太公庙:十六,祀马祖;十七,享先牧;十八,祭马社:十九,祭马步;二十,合州伐鼓;二十一,合朔诸州伐鼓:二十二,大傩;二十三,诸州县傩。”《周礼·春官·大宗伯》云:“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如《周礼》所举大师(召集和整顿军队)、大均(校正户口,调节赋征)、大田(检阅车马人众,亲行田猎)、大役(因建筑城邑征集徒役)、大封(整修疆界、道路、沟渠),以及《开元礼》的告太庙、命将、出师、宣露布、大射、马祭、大傩等。古时的军礼十分复杂,如在出征时,就有祭社、阅师、誓师、祭路、班师、劳师、献捷、献俘等一系列礼仪。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哪个朝代,军礼都为王者之礼,属于国家礼制。

4.嘉礼,是喜庆的典礼。包括冠礼、婚礼、燕礼(君臣宴饮之礼)、飨礼(君王设宴款待宾客的隆重礼仪)、射礼(射击比赛的礼仪)等。有时特指婚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云:“大宗伯……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清史稿·礼志六三》则说:“(嘉礼)属于天子者,曰朝会、燕飨、册命、经筵诸典。行于庶人者,曰乡饮酒礼。而婚嫁之礼,则上与下同也。”

5.宾礼,具体来讲,是诸侯朝见天子及诸侯间相互拜访时的礼仪。如天子受诸侯朝觐、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侯、天子受诸侯国朝贡或宴请诸侯(使者)等。由于宾礼以天子为主,视诸侯为宾,因来宾身份、时间、目的的不同而又各有称呼,如朝、觐、宗、遇、会、同、问、视等。《周礼·春官·大宗伯》云:“大宗伯……以宾礼亲邦,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日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眺曰视。”《通典》:“大唐开元年之制五礼曰宾礼其仪有六:一,番国主来朝:二,戒番国主见三,番主奉见;四,受番使表及币;五,宴番国主;六,宴番国使。”番,指西方边境各国。随着君权的逐步强化,朝觐礼仪中的尊卑色彩也日趋浓厚。到了后世,官员、土庶人之间的相见礼,也被称为宾礼。《仪礼·士相见礼》郑玄注即云:“士相见,于五礼属宾礼。”

诸葛长青这里分享“乐无国学”整理的中华礼仪分类资料。

   诸葛长青简介: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传承国学、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文章欢迎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诸葛长青中国梦     

传承国学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成果  

一、诸葛长青国学改命运“五合一”

(“五合一”是指:忏悔、施食、放生、念诵、吃素)

1、《忏悔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4_1.html

2、《施食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_1.html

3、《放生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9_1.html

4、《念诵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5_1.html

5、《吃素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2_1.html

二、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 智慧

1、《儒家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5_1.html

2、《道家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7_1.html

3、《佛家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6_1.html

4、《商家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8_1.html

5、《兵家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0_1.html

6、《管理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1_1.html

7、《成功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3_1.htm

 


----------祝福天下有缘者----------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富贵吉祥、有求必应。 

孝亲尊师、造福社会。

精通国学、弘法利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

南无东方琉璃药师佛。南无弥勒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虚空藏菩萨。南无除盖障菩萨。

南无灵吉菩萨。南无韦驮菩萨。

福生无量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

道德天尊。太乙救苦天尊。太上老君。

姜太公。鬼谷子。孔子。老子。庄子。

墨子。孟子。赤松子。张良。诸葛亮。

刘伯温。陈抟。袁天罡。李淳风。

耶稣基督。圣母玛利亚。穆罕默德。

安拉。耶和华。

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三界十方一切神仙。

古今中外一切圣贤。

秽迹金刚。泼法金刚。胜至金刚。

常住金刚。青除灾金刚。辟毒金刚

黄随求金刚。白净水金刚。紫贤金刚。

赤声火金刚。定持灾金刚。大神金刚。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诸葛长青愿与天下有志者一道,

为研究、传承、弘扬中华文努力奋斗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大家加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