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岛的北京——读《城门开》手记

(2010-09-20 15:23:55)
标签:

北岛

北京

城门开

历史

记忆

现代性

分类: 美文当细品

北岛的北京——读《城门开》手记

   

北岛的北京

——读《城门开》手记

 

朱涛

 

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用我的北京否认如今的北京。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我打开城门,欢迎四海飘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北岛《序:我的北京》

 

二〇〇一年底,诗人北岛得到一次机会,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北京。他赫然发现那城市已“面目全非,难以辨认”,他“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从那时起,北岛开始酝酿一项重建工程。他要用文字重建这个城市,恢复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经验、记忆和想象的北京。经过几年的写作,这项工程终于竣工,交付使用了——这就是今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城门开》。

 

我本人是在八月的香港书展中, “第一时间”抢购到这本书的。在随后的十几天中,我带着它去上海度假,看世博。每天白天,我在上海百年不遇的酷暑中,经受各种光怪陆离的世博场馆的视觉轰炸。到了晚上,我一个人静下来,叩开北岛的城门,进入另一个世界。

 

该书不是一部严格按线性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完整”的回忆录,而是由一系列主题性叙事片段组成的散文集。每篇散文既都可独立成章,像一座座独立的四合院,又相互勾连、重叠,汇成一整座城池。我在初读时,感觉各篇散文的片段感很强。进入其中任一篇,扑面而来的是各种生动的细节描述。从一篇踱步到另一篇,则有一种步移景异的游园般感受。读完一遍后,拉开焦距整体观察,犹如逛完紫禁城,爬到景山向下俯瞰。我发现,作者其实颇为精心地规划了整本书(城)的结构。这里为方便起见,我姑且总结为起、承、转、合四部分。

......

 

(因版权问题,本文在这里撤除。纸媒正式发表后,全文在这里登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