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座位不要紧,站着听我也愿意”

(2009-12-04 07:57:58)
标签:

社区营造

小区开发

公民参与

发动群众

建筑思想论坛

走向公民建筑

文化

分类: 赶场多了点

第二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即将于12月7日在深圳召开。主办者《南方都市报》登出消息后,一周内全国各地报名者已近550人。  

            “没座位不要紧,站着听我也愿意”

 

主办者已经开始发愁:空间容纳不下,该如何向热情的报名者们交待?我的一些香港大学的学生还晕着呢,他们没有报名,因为他们就没有为一个学术论坛事先报名订位的习惯——通常学术论坛召开,听众可以随时到场加入,反正会场总有一半是空的。这次社会对南都论坛的热烈反应确实有些让人出乎意料,也令人振奋异常!这当然与南都的巨大宣传力和号召力有关,但显然更得益于论坛的主题“社区营造与公民参与”直接关系民生。这鞭策着我们专业人士以后要更努力地打开专业界限,向社会开放,积极地与公众对话!以下是南都今天的新闻报导

 

“没座位不要紧,站着听我也愿意”

 

    本报讯 (记者赵磊)“一个相对比较专业的建筑论坛,能受到社会各层面的人的追捧,这确实很少见。”深圳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孟建民在得知第二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一周内报名逾500后表示。据本报呼叫中心统计的数据,自上周四至昨日,第二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电话报名人数已近550人,甚至湖南、河南等地都有人专程前来参与。

 

    上周四,第二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的相关消息在本报正式发布,引起社会极大关注。据本报呼叫中心提供的数据,截至12月3日,在一周时间内电话预订座位的听众已近550人。

 

    在报名者中,最远的来自郑州,此外还有一些来自湖南、香港、广州及深圳和周边其他城市。“我周日就会到深圳,然后第二天会参加论坛,”专程从湖南长沙赶来参加本次论坛的周先生表示。据他介绍,他是长沙一建筑设计公司的设计师,此次将和另外两名同事一同前来。还有读者在电话中表示,“没座位不要紧,站着听我也愿意。”

 

    在这近550名报名者中,职业的类别非常丰富。建筑师、规划师及深圳、香港、广州各大院校建筑院系的学生毫无疑问成为论坛听众的主体,约占到听众总人数的一半。此外,还有政府公务员、街道办工作人员、民间研究人士以及商界人士等。

 

    “‘社区营造与公民参与’这个话题能吸引到这么广泛层面的人关注,一点都不奇怪,因为这个命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城市营运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燕说。他认为这个主题极好,“说到本质,论坛是在讨论建筑的终极价值。中国房地产发展这么多年来,最缺的就是对其终极价值的讨论。”在高海燕看来,这个论坛对于社会来讲意义重大,“因为它创建了一个新的观念取向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是,在这550个报名者中,社区营造的主体———“开发商”基本缺席,到目前开发商报名者不足20人。

 

    温馨提示

    ●本论坛12月7日举行,上午会场设在深圳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下午在深圳音乐厅五楼小剧场。

    ●全天参与论坛有精美礼品;参与互动可得梁文道最新著作《读者》(签名本)。

    ●本论坛为公益论坛,免费参与。为确保座位,可提前预订。电话:0755-83325000。详情请登录cama.nddaily.com查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