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专业是老本 |
德国思想家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
1903-1969)的1965年演讲"Functionalism
这,在我看来,仍然是当代建筑师思考建筑实践和文化现代性之间关系的一个重大命题。我本人曾尝试在《“建构”的许诺与虚设》(2002)一文中,直接针对中国建筑现象,阐述类似的观点。但显然阿多诺的论述更高屋建瓴。以下引自阿多诺演讲的结尾部分:
Beauty today can have no other measure except the depth to which a work resolves contradictions. A work must cut through the contradictions and overcome them, not by covering them up, but by pursuing them. Mere formal beauty, whatever that might be, is empty and meaningless; the beauty of its content is lost in the pre-artistic sensual pleasure of the observer. Beauty is either the resultant of force vectors or it is nothing at all.
我的翻译:
今天没有其它对美的量度,只有依赖一件作品能够解决(多重)矛盾的深度。一件作品必须切开(多重)矛盾,并克服它们——不是通过把它们掩盖起来,而是通过追随它们。仅仅形式的美,不管是什么,是空洞和无意义的;在观察者的“艺术之前”的感官愉悦中,内容之美会丧失。美要么是(多重)力量向量的(作用)结果,要么什么都不是。
个人批注,以自省或与同道共勉:
今天没有其它对美的量度,只有依赖一件作品能够解决(多重)矛盾的深度。——今天一个建筑作品,如果能称得上“美”,不是因为其它的传统美学属性,而是因为它能够深入地解决“多重矛盾”。至于那些交织在一个建筑项目上的矛盾,建筑语言的、文化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等各种矛盾中,究竟哪些矛盾对建筑设计有特定意义,哪些没有,则需要另外更贴近的分析。但总之,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切勿滥用“美”来评判建筑!
一件作品必须切开(多重)矛盾,并克服它们——不是通过把它们掩盖起来,而是通过追随它们。——我们的时代充斥着有意无意掩盖矛盾的建筑作品:虚假的政治象征主义、感伤的传统主义、风格化的现代主义、空泛的极少主义……但鲜有正视矛盾(建筑师首先要有能力看到)、切开矛盾(有勇气操作)、呈现矛盾(有勇气表现)、并有深度地克服矛盾(有能力整合)的作品。
仅仅形式的美,不管是什么,是空洞和无意义的;——那些古典美学范畴,在现代社会经历过巨大危机后的今天,已经不能再自足地成立——阿多诺总是强调:在人类经历奥斯威辛屠杀后,传统意义上的美、艺术甚至生活已经变得不再可能。
在观察者的“艺术之前”的感官愉悦中,内容之美会丧失。——真正的艺术,须避免简单地向观众提供感观愉悦,因为那样观众会仅仅满足于沉醉在“艺术之前”的感观愉悦中,丧失对艺术内涵的鉴赏兴趣、耐心和能力。在建筑中,务必慎用那些容易“出效果”、容易上镜、容易取悦眼球的Eye Candy 元素。(举个浅显的材料例子,慎用那些“容易出效果”的木板、锈钢板、素混凝土、磨砂玻璃、白粉墙、竹子、冰凌花格窗、鹅卵石、等等。)
美要么是(多重)力量向量的(作用)结果,要么什么都不是。——力量!伟大建筑作品的产生需要力量:思想、概念和语言之力,以切开、呈现和克服多重矛盾之力。
"Functionalism
ed. Neil L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