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艺术人生
艺术人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41
  • 关注人气:1,4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人生》:春晚背后,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2009-02-18 19:03:03)
标签:

娱乐

还是一样的灯光和序曲,不同以往的是,这一天,走进《艺术人生》演播室的四位客人,都曾站在春晚的舞台上,但他们的姓名和面孔,对于观众来说都算不上熟悉。

不知不觉间,春晚已经陪伴我们度过了20多年。经过了岁月的打磨,正渐渐从“明星大结集”的形式,返璞归真到“联欢”的本义上来。这几年,我们常发现,荧幕上越来越多的面孔,我们不熟悉,然而,却透着几多亲切——没错,因为他们来自我们,他们就是我们。

《艺术人生》:春晚背后,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朱军自己动手做发型

 

《艺术人生》:春晚背后,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民族、美声、原生态,这样的《难忘今宵》真是难得一见

 

《艺术人生》:春晚背后,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做上台前的准备

 

刘仁喜:掰碎的笛子,掰不碎的梦想

虽然刘仁喜一直感叹着“参加过晚会后变化太多了,有三多”,但晚会过后,他还是要回到家乡忙碌新一年的农活,果树该修剪了,很快又到谷雨,就该种地了。在他看来,农民就是以田地为主,唱歌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农活不忙时,出去唱唱自娱自乐就很满足了。

   “每天4、5个小时,用大石头压在丹田的部位练气”,这是刘仁喜在春晚现场透露的秘诀。在家的时候,只要想起来,刘仁喜随时开唱,他唱《十五的月亮》,也唱《图兰朵》。亲友听不懂,也不理解:那么大岁数了唱歌有什么用,赶紧养你的奶牛种你的地,这个好听吗?

但这是刘仁喜从小的爱好和梦想。刘仁喜的父亲是读私塾的一代人,封建思想严重,有一次甚至掰碎了刘仁喜练习用的笛子。梦想从此深埋了。直到42岁,生活条件也好起来了,刘仁喜决定找回小时候的梦想,正式学习唱歌。

10月中旬,正忙着割草的刘仁喜接到了春晚剧组的电话邀请。 1月4日进组,直到26日才回到家。虽然演唱已颇具专业味道,但第一次站在春晚舞台,还是免不了紧张。朱军在《艺术人生》的现场揭了刘仁喜的“底”:

“哥哥求你了,就两句词你记住了。”直播前朱军对刘仁喜说。春晚的时间安排都是以秒计算,并没有随意发挥的余地,从彩排到直播,演唱后紧随的采访环节中,按照朱军的形容,刘仁喜和马广福“哥俩在台上没有一次把话说对过。”

 《艺术人生》:春晚背后,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朱军和两位草根歌唱家继春晚后再度同台

 

马广福:错过颁奖,更多是愧疚

忽略了元宵晚会录播与春晚直播的差别,马广福没赶上元宵晚会暨春晚颁奖的录制,对他来说,不仅仅是遗憾,更多是感到愧疚:这么多人投票选他获得了歌舞类二等奖,他却没有出现,辜负了大家的厚爱。

春晚的舞台上,马广福还感觉是在自家地头,不懂得控制,音乐没停他的歌声就不停,手拿着麦克风还有点抖。来到后台,刚才还激情高歌的汉子哭了。

祖辈几代都在农村种地,兄弟姐妹9人,马广福排行老三。小时候连吃饱也不是容易的事,更别说唱歌。十四、五岁上,马广福接触到了样板戏,也只有样板戏,开始跟着学唱。18岁上,马广福去了林场栽树,歇息的时候喊两嗓,领导说,姓马的小子唱得挺好,去宣传队吧。从此就算真正走上了唱歌的道路。林场宣传队、县青年歌手比赛、黑龙江省农民歌手大赛再到星光大道,马广福就这么一路走来,走上了春晚的舞台。

和他的搭档刘仁喜一样,录完中央台的节目,马广福又要赶回去,家里100多亩地还等着他。“如果是农闲的时候,有人说愿意听我老马唱,老马唱歌能给他带来高兴,什么都忘了,愁事没有了,我可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