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風起雲湧」來形容二○○六年中國「草根文化」的全面崛起:挾去年「超女」成功的餘威,一批電視選秀節目在這一年以更大的力度繼續吸引著大眾的眼球,「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迅速走紅全國……「草根文化」強勢亮相成為今年中國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
草根英雄」風光無限「勇於嘗試、不計得失」被一些社會學者視為大眾社會心理的積極轉變,第一批「吃螃蟹」成功的「草根英雄」們,也成了現今年輕人「夢想成真」的典範:上屆「超女」冠軍李宇春如今風光無限;《星光大道》年度總冠軍阿寶成為新一代民歌旗手;張靚穎簽約華誼兄弟後前途看好;周筆暢已成為廣告明星並主演了電影《第601個電話》。
同樣,郭德綱也在用他的「草根」方式娛樂大眾,尤其在繼承傳統方面不遺餘力。郭德綱扔掉了相聲本不該揹負的沉重包袱,讓相聲重新變得「可樂」。著名相聲藝術家常葆華這樣評價郭德綱:有真功夫,對相聲藝術的傾注很不容易。而郭德綱能說300多個段子的基本功和他對基層百姓生活的熟悉與尊重,已經是很多體制內相聲演員所不具備的。
至於易中天,這位大學教授很樂於接受「草根」的定位,並堅持用「草根」的方式與「學院派」拉開距離。人們對他的評價是:衝破了嚴肅和通俗的壁壘,開創出符合平民口味的知識傳播途徑。
「和諧社會」需要多元學者們看重「草根文化」的社會意義。雲南大學社會學家馬居里認為,多元和豐富是一個文明的和諧社會最需要的文化圖景,暫且不論「草根文化」興起之後引發的社會學、美學思考,僅從「草根文化」如此的蓬勃興盛來看,就應該給予大眾對娛樂文化的渴求以充分的重視。
在給年輕人機會方面,「草根文化」體現了它的最大意義所在:它把均等的機會,擺放到眾多體制外原本很難獲得機會的年輕人面前,這是對「制度安排」「論資排輩」的大膽挑戰。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曉明認為,「草根文化」除了經濟上的巨大貢獻之外,還拉近了平民與主流的距離,甚至填補了二者之間的鴻溝。
(新華社北京七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