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买入一只股票不是用来吃的,也不是拿来用的,也不是拿来收藏着压到箱子底的,确切地说,我们其实是把钱借出去,手中的股票不过就是一张借据而已。那么,从投资的角度说,我们把钱借出去,准备借多久?
生活中,借出任何一笔钱,没有人会不管对象是谁,不管他(它)有没有偿付能力,每个人其实都会掂量,这与钱数大小无关。但在股市中,许多人早忘了这样的生活常识。
借出一笔钱,不说多少回报,至少应该是借多少还多少,如果知道还不了了,那就回来几个是几个吧,生活中,谁都知道什么叫止损,股市中,经常半天搞不清楚。
股市中,借出一笔钱,当然是看好了对象,首先要对它放心,其次是它能有高回报就更好。巴非特说,如果你不打算多少年拿着一只股票,那就一天都不要拿,我想,这说的就是“首先要对它放心”。
我们其实都是债主。所谓投机,如同放高利贷,都是短期借据,今天借出明天收回,所不同的是,我们不是黄世仁,杨白劳跑了没地儿追去。
任何债主都喜欢放高利贷,这是人性的本质决定的。所以,散户有仨核桃俩枣就到处踅摸着高利贷的机会,当债主的感觉好啊。
但是,股市中的杨白劳是看不见的,这就是高利贷的风险。我们拿着一张借据,总是连债务人都看不见,这债主能不当的焦心、揪心、呕心?债主当到这个份上,真要羡慕杨白劳了。
债主也有债主的成本。穷人只看到债主收银子,看不到债主的焦心、揪心、呕心,不知道这就是最大的成本。看看那些放高利贷的,哪个不整天养一帮狗腿子?散户养不起,只好自己整天盘前盘后盯着,亲历亲为了。
既然当债主,就当个舒心的债主,有时候糊涂点,聋一点,盲一点。好债主其实只需要做一件事,选好放贷的对象就是了。如果真的选对了,剩下的事情对象自己会做的。好债主只需要考察对象的品质,至于生长,是它自己的事。
既然明确了自己其实就是债主,那就当个好的债主,别把自己当成了债务人,各有各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