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翟永明的诗《在古代》

(2016-11-22 15:43:34)
标签:

翟永明

在古代

朱佳发

分类: 佳发读诗

                          我们都是五笔字形

 

                                 朱佳发

 

翟永明的《在古代》是一首能打通读者通感的诗这通感,让我们仿佛进入了于古今之间穿梭自如的时光隧道,而在穿梭过程中,分明又能让人感觉到横亘于古代和现代、古人和今人之间的一堵隐形墙壁,它让我们觉得,我们对古代的怀想、对古人的想象之,缺少了一种有着缓慢质地和温度质感的意象。

    因为,我们都是五笔字形。

    在时光快得让人晕眩的推搡中,我们不知不觉成了五笔字形,成了单个笔画和多个笔画的合体,在天衣无缝的组合中,作为文字的意象,作为行走于白纸间的情绪消失了,五笔字形作为一种电脑汉字输入法,它提供的仅仅是信息。

    古代的鸿雁传书遥遥无期,但它所传递的,是眷属和挚友可感易触的情感,真正的“见信如晤”。而现代通过件传输的由五笔字形组成的文字,则是冰冷的、生硬的、无语的,犹如机器零件一样的文字,与文字的无语同步的,是亲友间的无语,甚至失语。

    无语是一种人情之冷淡的表现形式,失语,则是在长时间的无语,也就是交流的缺失之后,人类表达情感本能的懒惰与退化。

    因此,尽管如今在电脑和手机上敲出的文字像“群星”一样满天飞,倏忽之间便互通有无,手指一点便完成了在古代需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书信往来。这是信息时代把地处天南地北的人距离拉近的一种形式,世界也被人们称为地球村。而到底这种形式让心近了还是远了,是热了还是冷了,却是个每个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人们更怀念的,是一种有温度的交流,有诚意也有诚信的交流,而不是冷冰冰的五笔字形——在古代,“我们只不过抱一抱拳 彼此就知道后有期”。

    就这样,在快节奏中,在无语和失语中,我们无辜地却又心甘情愿成了五笔字形,在天上停泊,或飞来飞去地满天跑,与同样飞来飞去的亲友擦肩而过或相互碰撞。

    而在古代,除了白纸黑字间的鸿雁传书,友人之间的交流必定得当面完成,无论“穿过”多少“墙”“空气”和“竹叶青”,只为了见面后的“头破血流 倒地不起”,只为了双方血脉的喷张,真性情的抖落,残酷也残酷得真实热血。

而在现代,好了,无论君处何方,只需“拨一个电话号码”,便天涯如咫尺。很显然,电话较之于无语之五笔字形更进了一步,声音传达着情绪和情感。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天各一方的隔空通话,让情绪和情感真伪难辨,由于“它发送上万种味道”,让通话充斥着诸多可能和不确定性:“它灌入了某个人的体香/当某个部位颤抖 全世界都颤抖,这种不确定性往往就是谣言的源头,而它的发散性又加剧着人们的害怕程度。

这时,我们有必要怀念和想象古代,因为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会成为古人。作为未来的古人,我们能否留下属于我们自己的悠然和坦荡,从猛冲猛打、行色匆匆、无所适从中抽身,心平气和地面对朋友,波澜不惊地面对世事,让自己成为后人的怀念和想象,让未来的“今人”也说:“在古代,我们并不这样”——   

                       在古代 我们并不这样
                       我们只是并肩策马 走几十里地
                       当耳环叮当作响 你微微一笑
                       低头间 我们又走了几十里地

 

                                                    2016年11月21日


在古代

 

翟永明

在古代,我只能这样
给你写信 并不知道
我们下一次
会在哪里见面
 
现在 我往你的邮箱
灌满了群星 它们都是五笔字形
它们站起来 为你奔跑
它们停泊在天上的某处
我并不关心
 
在古代 青山严格地存在
当绿水醉倒在他的脚下
我们只不过抱一抱拳 彼此
就知道后会有期
 
现在,你在天上飞来飞去
群星满天跑 碰到你就碰到疼处
它们无数的补丁 去堵截
一个蓝色屏幕 它们并不歇斯底里
 
在古代 人们要写多少首诗?
才能变成崂山道士 穿过墙
穿过空气 再穿过一杯竹叶青
抓住你 更多的时候
他们头破血流 倒地不起
 
现在 你正拨一个手机号码
它发送上万种味道
它灌入了某个人的体香
当某个部位颤抖 全世界都颤抖
 
在古代 我们并不这样
我们只是并肩策马 走几十里地
当耳环叮当作响 你微微一笑
低头间 我们又走了几十里地 

 

    翟永明,1955年生于四川成都。诗人。1984年,其组诗《女人》以独特奇诡的语言与惊世骇俗的女性立场震撼文坛;2013年,凭借《翟永明的诗》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学年度杰出作家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