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成功的关键

(2008-10-03 20:07:23)
标签:

财经

股票

熊市

复利

分类: 投资感悟

投资成功的关键

陶博士

 

  股市中有一个“一二七定律”,即:长期来看,股市中只有10%的参与者能够赚钱,20%的参与者不亏不赢,70%的参与者是要亏损的。我个人认为,如果考虑通货膨胀、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股市中90%的参与者都是亏损的,如果有10%的成功者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想成为股市中10%的成功者,我个人理解的关键之处是要规避“负复利”,而规避“负复利”需要克服人性的弱点。

 

  一、投资成功的关键是要规避“负复利”

  股票投资的关键不在于短时间内的输赢,而在于长期能否持续赢利。我个人认为,长期持续稳定复利增长是关键。我的投资哲学中第一条原则是拒绝“暴利”和拒绝“快速致富”。我的目标不是要快速致富,而是找出能够持续赚钱的方法,然后持续采用这种方法,坚持长期复利增长的道路。年均增长25%,就可以成为“华尔街国王”。

  我个人认为,规避可能的“负复利”增长是非常关键的事情。下跌三分之一需要上涨50%才能复原,下跌50%则需要上涨100%才能复原。

  巴菲特规避“负复利”增长的事情,在全世界是做得最好的。研究一下巴菲特1957-2007年共51年的投资业绩,可以看出,仅有2001年的收益率为-6.2%,为负增长,其他所有年份的收益都为正的增长。

规避“负复利”增长是巴菲特一贯的投资目标。巴菲特1966年7月12日给合伙人的信中指出,“当大多数人赚钱时,我们也赚,而且赚的程度差不多;当大多数人输钱时,我们也输,但是输得少一些。”巴菲特1960年2月20日给合伙人的信中指出,“在熊市中取得优秀的业绩,在牛市中取得平均业绩。”

  杰拉尔德.M.勒伯(Gerald M. Leob)在1935年出版了《投资存亡战》(The Battle for Investment Survival),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几乎同时出版。勒伯在《投资存亡战》中指出,“我认真、广泛地观察过一个完整的股市周期中专业机构管理的大规模委托投资的表现,他们中能做到最好的,也就是在牛市中稍微跑赢大盘,熊市时比大盘跌得少一些。”

  巴菲特和勒伯都同时强调要在熊市中战胜大盘,与我个人认为的要规避可能的“负复利”增长应该有类似的含义,因为熊市中很容易出现负增长。

 

  二、规避“负复利”需要克服人性的弱点

  现在是2008年9月底,在经历了自2007年10月开始到目前为止的超级大熊市后,我的最大体会是股市中生存第一位的,股票投资的关键不在于牛市中能够获利多少,而在于在熊市中能否继续获利。我的一贯观点是:股票投资最重要的事情是持续稳定的正复利增长,规避可能带来负复利的恶性闪电应该也是股票投资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规避熊市中的“负复利”、在熊市中继续获利,需要克服人性的弱点:贪婪与恐惧。熊市初期需要克服人性的贪婪,熊市中后期需要克服人性的恐惧。

  (一)熊市初期需要克服人性的贪婪

  2008年只要持有现金就可以远远跑赢大盘,熊市初期选择持有现金而不是持有股票,需要克服人性的贪婪。2007年9-10月,A股市盈率到达60-70倍的历史最高区域。2008年1-2月,大盘指数相继有效跌破半年线和年线,牛市结束、熊市来临的迹象非常明显。在2006年、2007年大盘指数连续翻番、排全球股市涨幅第一名后,难道还期望2008年股市继续大涨?我认为在2007年四季度至2008年1-2月,仍坚持长期持有股票期待更高收益率应该属于过分贪婪的表现。(注:我的实盘,在2008年2月清仓出局,2008年的收益率在20%以上,保住了2006-2007年大牛市的超预期利润。)

  在上证大盘跌破3000点时抄底,已经被证明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贪婪――企图买在最低点,结果大盘后来又跌到了1802点。

  在上证大盘跌破2000点后抄底,会不会是买入股票者的又一次贪婪表现,未来的走势将给出结论。在上证大盘跌破2000点后仍然持有现金、不抄底,是不是过分恐惧(不敢买入股票),或者说是持币者的一种过分贪婪(企图买得更低),未来的走势也将给出结论。

  勒伯在《投资存亡战》中指出,“‘永远不要逆势而行’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思索的说法。在整个市场趋势发生转向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某些影响这种转向的因此首先发生变化。那些拥有极强分析力的睿智远见的投资者,能够在这些变化出现并且凸显之前就察觉出来。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只能在这些变化出现之后、进一步凸显之前察觉出来,不过这也能给我们带来不错的回报,而且对于许多人来说,做到这点也不难,我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宁可晚一些,有把握一些,也不要还没有确定就操之过急。很多人觉得1929-1932年之间的几次大跌是绝佳的买点和转折点,结果匆忙入场,却损失惨重。而有些买家行动较晚,在1933年之后市场从底部迅速反弹时才入场,自然稳稳获利。”(注:道指1929年股灾后的最低点出现在1932年7月)

  

  (二)熊市中后期需要克服人性的恐惧

  上一轮熊市的中后期(2003-2005年),一些投资者通过持有贵州茅台等优质股票,在熊市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这不能成为2008年的熊市初期长期持有股票的理由。

  统计一下2008年1-9月的涨幅榜可以知道,只有20余只股票涨幅为正,其中包括许多ST股和长期停牌的股票。在2008年如果长期持有股票至9月底,99.9%的概率是(大幅)亏损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2008年1-9月,只是熊市初期,根本就没有系统性的板块和个股机会,与2001-2002年的熊市初期是类似的。

  上一轮熊市里,2003-2005年的熊市中后期,才有一些系统性的板块和个股机会,即有部分股票开始步入长期上升趋势,这时才是拥有丰富经验的投资者的巨大机会。或者说,在2003-2005年的熊市中后期,我们需要克服人性的恐惧,在指数熊市的背景下,依然可以通过选择优质个股实现在熊市中继续获利。

  2007年10月开始的超级熊市中(指数最大跌幅已经超过70%),我们何时进入“反恐”阶段?可能2000点下方就应该开始“反恐”?也许2008年四季度末可以实施“反恐”?或者要到2009年才能实施“反恐”?这需要相当丰富的熊市战斗经验的积累,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关键是需要克服人性的贪婪和恐惧,交易其实很简单,复杂的是你的心。

  我个人认为,股票投资是世界上最辛苦、风险最大的一项职业和事业,不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很难长时间持续赢利。

  《笑傲股市》的作者威廉·欧奈尔说过:只要下功夫去学习研究,你就会得到很多准确可行的准则、原则和计划。靠运气是不行的,要的是毅力和努力工作。你不能期待每天晚上看看电视、喝喝啤酒,或是和所有朋友开开派对,就可以得到像股票市场或美国经济这类复杂问题的解答。在美国,只要下功夫学习,任何人都能成就一番事业。如果你觉得沮丧,请不要放弃。回头更努力地付出劳动。将朝九晚五、从周一到周五以外的时间拿来学习研究,最终会决定你是让自己走向成功、实现目标,还是让真正的大好机会从手中溜走。

(本文完成于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