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读书体会之《股史风云话投资》

(2008-03-21 10:19:19)
标签:

证券/理财

股票

分类: 读书体会
 

(21)读书体会之《股史风云话投资》

陶博士

  我将投资书籍分为五大类:投资哲学类、投资心理学类、投资方法类、投资前辈传记(相关著作)、投资史记类。本周开始介绍投资史记及综合类的一些投资经典书籍。

  在所有描述股票历史的书籍中,我认为最应该和最值得反复阅读的是西格尔(Jeremy J. Siegel)的《Stock for the Long Ru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原书2002年版本的中译本取名为《股史风云话投资》,彼得.伯恩斯坦(Peter Bernstein)为该书作序。该书早期还有一个中译本取名为《股票:长线法宝》。前面我在介绍基本分析的经典书籍时,已经介绍了西格尔的另外一本书《投资者的未来》(The Future for Investors)。

  一、长期而言,买入持有股票其实比银行定存还安全

  西格尔教授通过分析1802年以来的股票和债券的回报率,得出的结论是:在过去的200年内,美国各种普通股的投资组合的复利实际年回报率将近7%,而且表现出极不寻常的长期稳定性。股票是所有追求长期稳定收益投资的最佳选择。

  在三个主要阶段1802-1870年、1871-1925年、1926-2001年,股票的实际总体回报率分别为7%、6.6%、6.9%。二战后的1946-2001年,发生了过去200年内最严重的通货膨胀,股票的实际总体回报率达到7.1%,与过去没有发生全面通货膨胀的125年保持一致。这些数据说明了股票的实际回报率表现出了出色的稳定性。

  西格尔教授还指出德国、英国在1926-2001年的股票实际回报率为6.44%、6.01%,与美国同期的7%接近。

  彼得.伯恩斯坦认为西格尔教授最有价值的贡献就是他有效地证明了20年或更长时间内股票实际回报率的一致性。

 

  二、获得7%的长期实际年均回报率的关键是持有时间在20年以上

  股票投资获得7%的长期实际年均回报率的关键是持有时间。买入持有股票的可行区间为20年。在小于20年期限内的收益波动性是最大的。彼得.伯恩斯坦认为该书最有启发性是图2-3(20世纪主要市场高点后投资的实际平均总体回报率),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大盘高点后的10年内,股票的表现非常糟糕,而市场在高点20年或更长时间后的表现却是令人欢欣鼓舞的。

  我个人认为,如果坚持“买入持有”策略,持有时间在20年以上,能够实现7%的长期实际年均回报率。这也是“买入持有”策略的长期期望实际年均回报率。如果要想超越这个回报率,如达到10年10倍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25.89%),就不能采取长时间的“买入持有”策略,需要另觅其他投资方法。

 

  三、获得7%以上长期实际年均回报率的核心关键是以便宜的价格买入后长期持有

  西格尔教授指出,长期的数据证实了这样的观点:收益率是股票实际回报率很好的估计值。过去130年(1871-2001年)内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为14.45,所以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就是1/14.45,或是6.8%。而1871-2001年的数据计算所得的股票收益率也很精确地达到6.8%。

  我个人认为,如果想获得7%以上长期实际年均回报率,最为核心的关键是以便宜的价格买入后长期持有。或者简单地说,以美国的数据为例,你必须以低于14.45倍的长期平均市盈率买入股票后长期持有才会超越7%的长期实际年均回报率。

  在长期看来,股票的长期实际年均回报率大约为7%。而从1982年8月大年市开始到2000年3月为止,股票的实际年回报率达到15.6%。获得这个15.6%高回报率的核心原因是1982年整个市场的市盈率在10倍以下。1966年-1981年的实际年回报率为-0.4%,远远低于7%的长期实际年均回报率的最直接原因是1966年整个市场的市盈率在长期的平均市盈率14.45倍之上。

  《股史风云话投资》图2-3(20世纪主要市场高点后投资的实际平均总体回报率)显示在大盘高点后的10年内,股票的表现非常糟糕的最直接原因是大盘高点时的整体市盈率高于长期的平均市盈率14.45倍。

  例如,对于A股的贵州茅台,在几年前的熊市中以10倍左右PE价格买入后的长期年均回报率肯定要大大高于在牛市中以70-80倍PE价格买入后的回报率。

  《股史风云话投资》中还有许多其他非常有价值的观点,是一本应该经常反复阅读的经典投资书籍。

(下篇文章:读书体会之《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