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从引导培养学习兴趣做起!

标签:
少校警官家庭孩子父母学习教育育儿情感文学 |
分类: 生活岁月 |
现在父母对孩子教育不可谓不重视,把孩子教育培养成有用之才,这可是做父母的共识呀,为了孩子作为父母有什么事情不愿意做?有那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学习上有成就,有那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将来有出息,事业有成这可是一个成功人生保证呀。
从我自己培养孩子体会来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正确引导培养自己孩子学习兴趣,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要从早抓起为好,对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兴趣观念和做法还得有正确认识才行,否则,再大努力都只能是事倍功半呢。
我女儿现在已在中国美术学院读大学了,回顾培养女儿过程也是一件很乐趣的事情。我记得在胎儿时期,我就准备几盘胎儿音乐磁带专门用来胎儿听,就让孕妇中胎儿先接受点启蒙教育吧,想不到的还是有效果的。什么效果?就是胎儿在“听”胎儿音乐磁带时在她妈妈肚子中安静多了,在婴儿时期我们也坚持放婴儿磁带歌曲之类,当时婴儿还是很安静听呢,怪事!
作为父母多少要对学习有点兴趣才是,我们家最多的东西就是书,我就喜欢在家中有空看些书,这些对小孩还是有引导激励作用的。随着我们家女儿慢慢长大,我就喜欢带女儿到儿童公园、花园、书店等地方转,结合带孩子玩尝试着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对外界事物好奇性,特别是经常到书店去转,就让女儿在书的世界中或多或少受点影响,这个效果不错,我女儿一直来就喜欢到书店、图书馆去看书,对自己喜欢的图书还直嚷着让我们买,这个钱值得花呀。
在儿童节时候,一般父母喜欢给自己孩子买衣服、玩具之类,我就喜欢给自己女儿买图书来看,我记得有一次儿童节日子,我女儿看中一本彩色图书,价格可要150元,在当时对我们父母工资来说,这可是一笔很大开支呀,我妻子心痛得要命,舍不得答应女儿出钱买这本彩色图书。
我女儿就向我直嚷着要买这本书,我们家女儿就知道他老爸心最软,我不顾妻子想法很痛快给我女儿买下这本书。要说我不心痛呢,这是假的,我就认定一点:我们不仅仅是要培养女儿长大成人,更重要的培养一个有出息的人,培养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
作为父母来说,在培养自己孩子方面得有开明观念才是,对孩子在学习教育方面投资得舍得才行,对女儿吃的方面只要保证营养全面均衡就好,至于女儿穿方便开支可以尽量节省些,小孩衣服只要整洁干净就行,又何必穿名牌图好看?我就从来不喜欢给女儿在衣服方面买高档服装。
我给自己女儿立下一个规矩和承诺:只要是女儿学习方面需要投资,只要女儿能说出合理理由和要求,我认为能够适宜女儿学习需要的,就是花再多的钱我也答应。在家中,平时我对妻子总是承让的,对女儿学习方便要求我却总是说了算的,在这方面不能糊涂,更不能没有主见。
作为父母来说,对自己孩子培养观念上应开放些,不要一味死盯着孩子学习成绩,不要一味死盯着孩子捧着学习课本,死读书只能会促使自己孩子对学习引起厌烦甚至于抗拒心理,这就糟了,现在学校学习教育上观念,老实说大有问题,就是应试式教育方式,这迟早得改,否则,这些孩子如何能适应现代发展复杂多变社会,这可是要误国的事情呀。
我记得自己女儿在读小学时对语文课不太感兴趣,特别是对写作文更不感兴趣,说老实话我记得小时候也对作文不感兴趣,还是教育的方法有问题呀。我女儿是什么时候开始对写作文感兴趣了呢?这得益于我们父母比较开明态度,我女儿有时常向我们要求购买图书什么的,当时从我们父母观点来看,是很不赞成女儿购买她自己喜欢购买的图书,这难道对学习有用?我们认为这是要影响学习的。
当时我的态度还是很开明,我们替女儿买书来,假如女儿自己不喜欢看的话,这有什么用?我还是由着女儿自己挑选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来看,我只提出这样限定条件:书的内容健康并适应女儿看,不能影响正常学习。记得女儿当时要求购买一本西游记书,当时我女儿年龄还小,读这样的书能行?可女儿看了西游记电视剧后强烈要求看这本书,我就只好顺着女儿意思购买这本书给她看。
我时常担心着女儿看课外书太多了会影响学业,经常提醒女儿得克制些,还是正常学业要紧呀。我女儿尽管答应着,却还是偷偷背着我们看,令我们想不到事情,自此以后,我女儿对学习写作文发生强烈学习兴趣,自此以后在学习写作作文方面肯化功夫了,后来我女儿写作文水平大有提高,经常受到老师好评和表扬,我女儿有时还得意拿着作文课本给我看,小家伙作文写的很有新意,原来这上面有老师肯定表扬批语呢。
我常常在想,对孩子而言,作为父母来说,对自己孩子得多使用赞赏和鼓励方法才行,绝对不能当孩子面流露出失望心态呀,作为学校老师来说也是如此,可惜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很多时候,做的的确不够好,就按着自己想法为自己孩子“设计”着,恨铁不成钢呀,结果孩子全没了个性,这怎么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就盯着小孩缺点不放,干吗不换一种思路和方法:想方设法寻找孩子优点并尽可能使用适应时机进行表扬和激励?一次考试能断定孩子前程?学校学习成绩能决定孩子一生命运?对孩子失去信心仍至粗暴做法,这会对孩子有多大打击,我们作为父母得反思才行。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