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音山——留给时代解决的

(2011-03-24 23:24:57)
标签:

娱乐

    《观音山》在今年无疑是中国电影的一个亮点,对于济南导演李玉来说,这部作品远胜于玩砸了的《苹果》,相对于试图理解北漂,文艺片显然更拿手。虽然范冰冰这个老板占用了太多胶片,陈柏霖、张艾嘉的出现,还是让《观音山》的文艺片定性被敲定了,而太多的非叙事镜头,也说明导演并不想否认这一点,似乎在票房上就不会有太大企图。这也不能说不是范老板的一大贡献。


    正像预料中的,不少人看了一半就退场了,虽然其中不乏因镜头的过度摇晃而导致了呕吐,还有些是实在看不下去了,急于出来询问:这个片子在讲什么?即使自称看懂了的人,对于此片的解析也会五花八门,只能说,这个片子的留白太多。正如文学文本一样,一旦作品已经产生了,就具有了脱离导演的生命意义,这部影片讲了什么,还是由观众来决定的。或许,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的《观音山》。

    而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这样的:


    虽然范冰冰过度占用胶片,但张艾嘉的成功演出,还是挽救了这部片子,而且从精神主线上来说,基本可以分为陈柏霖、张艾嘉两条线,他们两个的执著、纠结、放不下,是这部影片的主要叙述意义。


    张艾嘉饰演的常月琴原本拥有一切:儿子、戏剧和由此带来的幸福生活。突然一天,儿子失去了,而且,她陷入了这种痛苦无法自拔。对于她,镜头意象是非常闭塞的,院子一角狭窄阴暗的车库,里面那辆出事的汽车,那里就是她的主要生活地。她试图释放自己,让自己从这种执著中走出来,她跟着孩子们去夜店,去酗酒,去修庙筑佛,去和大师彻夜长谈。她愿意接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愿意接受信仰,但无论对于新时代生活方式的容纳和接受,还是对于精神信仰的寄托,都丝毫不能改变她的痛苦和执著。这种沉溺其中的痛苦,不是歇斯底里的、不是愤怒,是平静的,但是无法改变和拯救的。即使旧城市可以在地震中倒塌,但人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却不能重建,于是,无可挽回的,她只能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痛苦。

    这不是解脱,这是认输,大师也无力拯救她。

    陈柏霖饰演的丁波比常月琴患有更初始的精神障碍。他有一个在他和父亲看来都完美的母亲,美丽而智慧,但他的父亲却无力保护她,甚至在母亲病危昏迷的时候,父亲去给别人下跪,都没能拯救母亲的生命。而在之前的生活中,影片也通过丁波的嘴说出,父亲一直处于弱势的,他自卑,他不是这个家的男人,而他的母亲才是。

    在这个家庭伦理排序混乱的家庭里,陈柏霖惧怕自己爱上的女人。在他眼里,男人的形象是不完整的残缺的,而他的社会中的地位又让他感觉到,自己依然无法克服这一点,甚至比父亲还不如,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他没有权力得到她。所以才有范冰冰饰演的南风问他,为何你和其他女人可以,和我就不行?因为他真的爱她,所以他不行,他是一个爱情上的阳痿,从他父亲那里继承的。这一点,造成了他们的执著、纠结和痛苦。

    但影片在叙述这一点的时候,意象相对开阔很多,场景是成都的火车、峡谷、漫长的火车道和他们在火车上嘶吼。而且在影片结尾,他们解决了这一点,丁波原谅了自己的父亲,和南风走在了一起。父亲的这个结解开了,他和南风的结就解开了。


    造成两代差别,释放执著的是什么?不是生活,不是信仰,不是个人,而是时间本身。在这一代身上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下一代自然而然的就不成问题了,他们朝气蓬勃的生命力,本身就具有解除矛盾的能量。

    这部片子,给了这样一个深沉的希望,无论他们怎样卑微的活着,他们可以做到,我们永远做不到的,生命可以创造新的生命和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