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世界是主观的,你怎么看它,它就是你看的那个样子。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别人笑笑,也许他就真的成了你的朋友;你认为他一定会算计你,那他也许会真的算计你一下。
中国人外突不足,内斗有余,而在职场这个一群人闲得蛋疼的地方,有些人更喜欢研究这一套。其实本可以无事,大家干同样的活领一份相差无几的工资,但非有人算计算计这个,搞搞那个,搞得大家都活的不痛快。大不了把别人搞走了,又能怎样?不过是换了一个人,开始再一场内斗,只有清静无事的人活得自在。惹进是非中的一定是是非人,而争来争去无非争的是个屁。你永远是个卒子,而跳得最欢的猴子,只不过被早点射死。
在陆琪的眼中,职场一定是丑恶的,这个你倚靠其生存的公司和花了一生最多时间坐着的位置,凶险丑恶,上司要玩弄你,同事要排斥陷害你,就连下属也可能是同级别派来无间道的卧底,如何能不小心?而那一点点的蝇头小利,是你一生唯一的乐趣和立足点。陆琪的说法,无疑应了一批人的心。那群在一个单位混不下去的人,一定会找些同样不得意的同志,聚一起三八一下公司的贪婪和同事的恶毒,共同唏嘘一下自己所拖非人。《潜伏在办公室》无疑就是给甚至找不到个同伙一起八一八的人们,自己回家闷头闷气的东西。又怎能像群氓赞扬的那样有“实用性”?而作者无非像《货币战争》的宋鸿兵一样,高举阴谋论的大旗,放一通无关痛痒的响屁。卒子号得再惨烈,也不过仍是个卒子。
职场的规则不是没有,刚毕业的学生不适应工作,除了所学内容与实际相差太远,缺少职业素养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这种缺陷一部分来源于求全责备,对别人抱着太高的要求,而对自己却总是事出有因;另一部分来自于强烈的是非观而显得固执,把握不了解决问题的度。但因为这点挫折而把职场说成污浊不堪的垃圾场的人,一定不是职场中的胜利者。学海无涯苦做舟者肯定不如乐做舟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一个对职场缺乏乐观态度的人,又怎能期望他说出什么职场中的金科玉律?
《潜伏在办公室
第二季》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书中对职场和同事的看法可谓“怨天尤人”,而解决的方式也是以暴治暴。我并非宣扬别人打你左脸,一定要把右脸送上去,这听起来有些难以接受,但实际上,一个很明显的道理是,改变自己永远比改变别人要容易很多,成本要更小。消极怠工者得天下,不过是个办公室油子员工的想法。这样的人可能会殚精竭虑的保住一份工作,但却永远不会像作者梦想的故事那样,成为一个步步高升的职场高人。
其实职场和做人的道理,《论语》中讲了很多,现在提出来仍不过时,因为人性是永恒的。但为什么同样的道理,不同人说出来,却成本完全鼎立的两种人生观?当你站在高山上的时候,是否有这样的感叹,看下面一个城市里的车水马龙和大街上急匆匆的行人,突然感觉人的生活是这样的蝇营狗苟,而匆忙短暂的一生,却耗费在芝麻绿豆的一点奖金上?《潜伏在办公室》之所以误导,是陆琪完完全全站在一个失败者的角度舔舐伤口,撒娇耍泼的讨好读者,锱铢必较以此为荣,如果趴着写完这套书的作者能站起来,他一定会说:原来我一直是个软蛋。
当陆琪说“人家对你坏不需要理由,对你好才需要理由”的时候,我想说,这个世界不欠你的,而你欠它太多。
加载中,请稍候......